到了大殿,里面的人通报:“表姑娘来了。”
里面的人懒懒的躺在榻上,柔柔的说:“让她进来。”
陈于敏进了殿就问:“姑姑呢?”
里面的人笑说:“进来说话。”
陈于敏笑说:“姑姑近日如何了?”
陈贵妃见她一脸天真,气色极好,揶揄道:“当真是来看我的?”
陈于敏认真答:“自然是姑姑最要紧。”
陈贵妃这才淡淡说:“陆家,可惜了。”
陈于敏替她接了汤,歪着头问:“为何?”
陈贵妃见她懵懂:“入了陛下的眼,陛下就不会允许后宫后宅之事误了他的人。”
陈于敏笑起来天真的说:“若我哥哥和他一样,做陛下手里的刀,不就没事了吗?”
陈贵妃目光瞬间盯着她,甚至有些凌厉。
陈于敏毫不自知。
她喜欢陆益之,是从年少开始,不光是喜欢,她觉得长安城里的少年郎君,没人配得上她。
她不喜欢空有一腔热血的少年义气。也不喜欢只知酸腐诗词的书生。
陆益之的文采学识,是她极欣赏的。待人接物得体,比同年的少年要成熟很多。
或许是再没有遇见比他更优秀的人,才让她执意了这么久。
因为执意的久,所以成了她的执念,到了现在,成了非他不可。
她轻捻着衣带,心里思量着以后的事。
陈贵妃最后和她最后说:“你让我想想。”
陈于敏知道这事不能急,尤其是不能催姑姑,就乖巧的说:“那姑姑休息,我回去了。”
等人走后,陈贵妃才和身边的人半是感慨,半是思量的说:“我的侄儿若是有阿珍这样的心性,陈家也不必是如今这个局面。”
谢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钓鱼,他习惯的在在鱼塘边上一个人思考,这是一年多养成的习惯。等谢昭钓鱼回来,捞了些虾,谢奚在厨房开了一坛酸菜,和谢昭说:“今日给你做个好吃的。”
谢昭嘟囔:“回城最想念的就是阿姐做的菜。”
谢奚回头笑他:“那这几日让吴媪给你做好吃的补补。等回城的时候给你做点吃的带上。”
谢昭自告奋勇:“我会做,我要做些肉干和辣椒酱。”
谢奚听的笑起来,片鱼后,开始炒酱。
她上次做的火锅料还在,酸菜鱼的底料一定要香,吴媪在一边学着,待鱼肉进锅后,酸菜鱼的香味在厨房里飘起来,吴媪催她:“去坐着吧,剩下的我来。”
陆益之看着满是烟火气的厨房,听着谢昭和她闲聊,低头在她送的垫夹上,用鹅毛笔在纸上写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