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秉承的原则是, 任何一个投资人都不能得罪,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她以前工作中的态度。
崔邺更多的则是真心交姚重这个朋友。姚重是个值得相交的真朋友。
崔邺言简意骇:“她能培育出, 高产的稻种和麦种, 你应该直到后果。”
姚重一晚上被崔邺的消息炸的有点懵,听了崔邺的话, 再看这些记录,果真是有些门道了。
急切的问:“你什么时候开始琢磨这些的?”
崔邺问:“你信我了?”
姚重像是有些落寞又有些愧疚:“我从来没有不信柬之,我只是气你不肯和我说一说, 十年苦寒的武艺, 你说不要就不要了。那年你坠马后, 之后两年你都不在长安城,留信也只说出去散心, 我知你心里有怨愤,也不是不懂你辛苦。只是觉得您不拿我当兄弟……”
谢奚都有些听不下去,崔邺这样套路老实人。
崔邺则认真的听着,专注的看着他:“文忠,我和你说过了,从前的柬之, 就留在从前了。我不是那个一心赤忱的少年郎了。我远不如文忠,这些年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人话、鬼话都说过。可这一生就只这么长,总要做点什么,才不觉得寂寞。”
谢奚觉得他这话仿佛是说给她听的。
姚重问:“有酒吗?今晚咱们喝个尽兴。”
崔邺笑说:“酒就不喝了,我有伤在身,不能再喝了。”
姚重语塞,也觉得自己有些冒失,问:“依你之见,突厥人这近一年会南下吗?”
崔邺笑说:“这我可说不准,兵、马、粮草若是都充足,剩下的就是天时地利和命运了。”
姚重又问:“那你是被何人所伤?”
崔邺:“突厥骑兵。”
姚重真心的赞他:“你能带着商队逃出来,已是极其不易了。”
他这话说的谢奚都忍不住笑了,直男说话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崔邺笑说:“事实上只有我一个人带着三百匹马被追杀。若是我的商队被围,我怕是会落个人财两空。”
姚重脸色一瞬间凝重问:“你带回来多少马?”
“一万三。”
姚重面露惊骇,静默了很久才说:“柬之自谦了。将帅之才,也不过是如此了,文忠远不如你,自感羞愧。”
崔邺:“我又不是让你羞愧,不过是说给你听。”
姚重满心都是叹服。又见他消瘦成一副拿不动刀的模样,和之前在平康坊的心境早已不同。只觉得他死里逃生,已是十分不易。
崔邺尝了口汤,赞谢奚:“喝了那么多汤,还是你炖的鱼汤最好喝。”
谢奚:“那是自然,我的厨艺自然是最好的。”
姚重也算看出来了,笑问:“这位是?”
崔邺本想介绍,但又想起谢奚身上还有门亲事,说得太多会惹麻烦。
谢奚却说:“我们两算是老朋友了,我只管育种,剩下的都是他的事。就比如今夏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