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长安调 顾青姿 1600 字 2024-03-16

陆益之大概听懂了,看着她郑重的承诺:“陆文元谢雀奴赐教。”

说完给她行了一礼。

谢奚心里感慨,他始终是个君子。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第44章 四十四 做教导主任~

沿着田间的小路, 沿着新渠,渠两侧水草已经很茂盛,明显的看到渠池水草丰茂的样子。

隔壁是稻田, 田里水光艳艳。

陆益之和谢奚并肩站在一起看着稻田, 他问:“雀奴是自小启蒙吗?”

谢奚:“是。”

他依旧不死心:“同男子一般, 十年寒窗?”

谢奚:“对。”

他又问:“雀奴是不是佼佼者?”

谢奚:“是。”

他自叹不如:“我输给雀奴, 并不冤枉。”

谢奚劝他:“没有输赢一说,比学问我远不及你。我只是在农学一科上有些建树, 何况, 眼下我只是个为家业奔波的女郎。而你是声名鹊起的陆家三郎,我们天差地别。”

陆益之不认同, 似要反驳。

谢奚说:“陆益之, 人生百年,平顺安稳是一生, 翻山涛海也是一生。端看你怎么去过。你现在觉得难以翻过去的山,跨不过去的大江,待十年后、二十年后再回头看, 你就会发现, 那些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小坎坷。不必这样介怀。这世上有些难事, 会让你生出蜉蝣撼树的信念,生出万死不辞的决心。而你会有很多知己、功名、立业, 循着你的道,一路走下去。”

陆益之只觉得她根本就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女郎。仿佛像个历经百态的长辈。

问:“这是雀奴的道吗?”

谢奚:“曾有人和我说,人生来就是这样的。”

陆益之听的眼神黯淡,不敢再问。

有些情意到这里就要收起,适可而止。

陆益之是聪明人,谢奚也不出声挑明。十几岁的小孩总是天真一些。这是个致命的误会, 她不是从前的‘小谢奚’,这段缘到这里就结束了。

各自沉默了片刻,谢奚问:“不知能否借读《善民百计》?农人最关心的大抵都是这些。”

陆益之收起情绪,认真的说:“当然可以,我也有一事求雀奴,不置可否将新式犁的图纸卖于我,我知此物珍贵……”

谢奚摆摆手:“不必这样,送你也无妨,今年这附近的农人们都已经学会了,不过是传播的慢些。”

陆益之和陆温讨论过这新式犁,心里清楚它的厉害之处。

听见谢奚这样,当即俯身给她行了一礼。

谢奚笑说:“你这是做什么?”

陆益之真心的说:“我虽不知雀奴在做什么,但雀奴的胸怀不是寻常男子可比,我远不及。”

谢奚见他少了之前的哀怨之色,也就不再教育他了,开玩笑说:“我的愿望就是做个富足的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