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韩抉写信的时候提过一句,说袁氏迷上了做一门养生药丸生意,雄心勃勃地抢购了一百盒囤在家中。看来就是这“万应丹”了。
“姨母这药……”他隐隐有些牙疼,“出自什么药堂?”
袁氏一副他孤陋寡闻的样子:“你一走数月,连京城新开了个万应堂都不知道!他们出的万应丹,价钱虽贵些,但可调理百病!虽不能代替大夫看诊,但长期服用,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特别是你们这些做官的人,公务繁忙,压力又大,湿气寒毒定没少淤积,每日一丸万应丹,包你湿毒排清,神清气爽!”
“……既是药丸,可有官府批文?”
“什么官府批文我不懂,但太医院刘太医夫人都说好的东西,不会有错的呀!礼部陈大人的夫人、工部徐郎中夫人都在吃,不仅自己吃,还卖给亲朋好友,赚了很多钱呢。我们妇人家,有银子进账,在家里腰板都直了不少!”
袁氏气势如虹地拍拍谈东樵手背:
“说起来,你过几日要见的那位姑娘,就是万应堂的陈嬷嬷介绍的呢!见面的地方是个私密的会馆,若是不成,对你和姑娘家的名声也没什么影响。”
谈东樵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便不多言,抱了万应丹的盒子,告退而去。
次日,谈东樵将那盒万应丹交给闻桑,叮嘱他找个郎中验看一下,再查一查万应堂的来路。
闻桑不解:“师伯,咱们断妄司如今也管卖药了?”
谈东樵瞪他一眼:“我疑心这万应丹有些古怪。若与老五无关,你查得什么,移交京兆尹便成,若与老五有关,再由咱们继续探查。”
闻桑依命去了,不久回报,说那万应丹中,就是一些红枣、茯苓、薏仁、赤小豆、阿胶之类养生的补品,一般人吃了并无损害,也确有些利湿补气之效。除了包装精美,卖得比寻常药丸贵一些,倒也没什么可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