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咸鱼被逼考科举 清涴 1576 字 2024-03-16

这折子昭宁帝留中未发,还没在朝堂上进行辩论,但在政事堂议事时,阁老们和昭宁帝都见了这折子,没有商议出个结果来。

虞衡正巧也在,听完后脸都黑了。

太子在一旁看着,心中默默记下了此事,回到东宫后,太子便问虞衡,“王方氏守节,岐州刺史为她向朝廷要贞节牌坊,少傅好像不大高兴。”

虞衡深深看了太子一眼,脸上没了一贯温和的笑意,而是一脸严肃沉声道:“殿下,我们生而为人,要有最基本的同理心,身为掌权者,更应该要有对弱者的怜悯之心,而不是在她们身上加诸种种枷锁。”

虞衡从未有哪一刻如此庆幸,他是太子少傅,有教导太子之责。更庆幸的是,太子年纪还小,还可以接受略为新奇一点的理念。

第91章 三合一

对于贞节牌坊这种东西, 只要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都不会对这东西有什么好感。这种靠压迫女性血泪的鬼东西,就不该存在。朝廷要真给那位王方氏颁下了贞节牌坊, 岂不就是表明朝廷提倡寡妇守节的行为?

在封建社会, 皇权大于一切,于平民百姓而言, 获得朝廷的嘉奖, 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只要昭宁帝把这块贞节牌坊颁下去了,虞衡不用想都知道,接下来各地为节妇申请贞节牌坊的奏折就会越来越多。

毕竟,朝廷的嘉奖,也能算进当地父母官的政绩中。不用多说, 肯定有些官员为了升官, 在自己治下到处寻找节妇,就想在自己的履历中添上漂亮的一笔。

在朝堂上混了好几年, 就算有虞启昌和虞铮、两位帝王和阁老们护着, 虞衡也不会把所有官员都想得那么大公无私。

诚然,如今大宣朝中,如胡尚书孟太师等一心为公大肚能容的官员占了大多数, 但也有不少汲汲营营一辈子, 削尖了脑袋到处钻营,就为了升官发财的官员。一旦昭宁帝开了这个口子, 那么终昭宁帝一朝,便不知要多出节妇来。

虞衡要还是以前那个在家混吃等死的咸鱼,或许没那个能力对这一行为做出反对。但现在,虞衡种种光环在身,在朝堂上也有了话语权, 若是还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层厚厚的枷锁硬生生压在所有大宣女子身上,那未免太过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太子则好奇,“少傅为何如此震怒?历史上节妇也不少,《列女传》更是一代代的美谈。岐州刺史所说的这位王方氏,若是他奏折中所说不假,那这位王方氏确实难得一见的贞洁节妇,忠贞不二,当得起朝廷给的贞节牌坊。”

守寡整整五十年,确实不容易。

虞衡眼中却隐隐有些悲哀,只问太子,“殿下,你可知道,若是朝廷这块贞节牌坊赐下去,日后会多出多少节妇来吗?”

“哪里有那么多寡妇?婚姻之事,向来是结两姓之好,夫妻感情深厚,女子愿为丈夫守节,确实该嘉奖。若是不愿守节,另嫁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