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衡给儿子请封完世子,终于能空出时间来关注其他事情了,这才发现最近朝堂形势好像有点微妙,太子负责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点?
齐王只想给这个憨货一个大白眼,这反应可真够迟钝的,这形势都持续了一个多月才反应过来。人家说女子一孕傻三年,到了虞衡这儿,他怕是也要跟着傻上三年了。
虞衡其实并不在意到底这些,他走的路线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可以说是把农业这一块做到了极致。现在化肥厂那边又有好消息传来,说是化肥已经成功做出来,正在试验田中试用,若是有效,接下来就可以大范围推荐给百姓。
像虞衡这样莫名点满了农业天赋的人才,甭管皇位上坐的是谁,都碍不着他。皇帝也是要吃饭的,百姓们要是吃不上饭后果会更严重,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农业稳定了,百姓们的心也就稳定了,吃饱喝足了,谁还嫌自己命太长想搞点要命的大事呢?
就是这么真实。
齐王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见不得虞衡这万事不上心的蠢样儿,见了他就没什么好脸色。
除此之外,景隆帝也开始进行官员大清洗。
齐王带来的账本,上面记载了宁王这些年经营的所有人脉。虞衡先前装傻没问,但在一茬又一茬的官员被以通敌的罪名抄家流放后,虞衡也只能说一句好家伙,宁王藏得还挺深,和他有往来帮他干活的,竟然还有一方大员。先前连州的左刺史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刺史的女儿还想嫁虞衡来着,后来进京后被景隆帝指给了明王,竟然算是把这一帮人给送作堆了。不过,左刺史当初知道两个女儿都配了明王的消息应该很崩溃,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又不用让女儿去笼络,白白浪费两个女儿,估摸着左刺史先前也够郁闷的。
当然,现在他也没有这个烦恼了,人头都落了地,去地府和宁王团聚了,自然不会再有这些世俗的烦恼。
秦母听了这事儿后还特地过来跟秦溶月说了一声,语气很是痛快,“先前明王那个左侧妃不是还给了你脸色看?现在左刺史犯下这么大的罪过,明王不废了她的侧妃之位都算是心肠好的!”
秦溶月抱着又圆润了一圈的儿子,对左侧妃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她过得太幸福,这些小事儿也不会计较,在她看来,那位左侧妃就是个有脸无脑的蠢货,别说左刺史被问罪斩首,就算他还是刺史,左侧妃也未必能把自己的日子给过好。
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娘家得力,不过是锦上添花,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自己为人处世的本事。那位左侧妃在这方面的技能,几乎为零。
秦母还小声骂了一句,“那就是个不知检点的,听说以前还勾搭过女婿?”
秦溶月摇头失笑,“娘不必担心。”
“我怎么能不担心呢?”秦母义愤填膺,恨恨道,“你是不知道有些人能有多不要脸!先前还笑话女婿把女儿当宝,昏了头要把爵位送给女儿。现在听说你生了儿子,一帮子不要脸的东西还想着打女婿的主意,削尖了脑袋想进侯府的门。就想着先一步生下女儿,把福安伯的爵位拿到手,就算没能生下女儿,生了个儿子也不亏,日后都能有倚仗。呸!真是发大梦,长得丑还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