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衡点头,当然明白,反正自己继续当诱饵呗,对方继续为自己造势,等到流言到了一定的地步,对方肯定又会忍不住跳出来搞事情的,基本操作,虞衡都能按照这套路给他们写个剧本了。
景隆帝满意点头,觉得这几天虞衡承受的压力也挺大,想着他年纪不大,又一向听惯了周围人的吹捧,被虞启昌保护得很好,这一次还是头一回直面这种恶意,景隆帝难得善心发作,温声安抚虞衡道,“那些流言,你不必放在心上。朕并不是不能容人的昏聩帝王,虞氏满门忠烈,对朝廷忠心耿耿,朕若是因些许流言便猜忌你们,岂不是与桀纣无异?别说当个青史留名的明君,怕是要背上千古骂名,遗臭万年。更何况你父亲一心保疆卫土,对朕忠心不二,你又是天降福星,若是朕真的听信谗言对你们心怀芥蒂,那不就如了那等小人的意了?你看朕像是这么傻的人吗?”
景隆帝了解每个大臣的性格,比如虞衡,人虽然聪明,但偏有股懒劲儿。什么事情都喜欢直说,不太想费神去猜。景隆帝自己是那种心思深沉的帝王,说话大多留一半,因着能爬上来的大臣基本也都是成了精的狐狸,君臣之间有些话根本不必说得太明白,略一暗示彼此便心照不宣,那是属于老狐狸们的默契。不过虞衡既然不太适应这一套,景隆帝也能考虑到虞衡的性格,将话摊开了说。
不得不说,景隆帝这么得大臣们的心,还是有道理的。这等驭下手段,不可谓不高明,直接奔着攻心去的。
虞衡果然很感动,他是见过景隆帝和阁老们议事时的情景的,定下来的事儿还好,摆在明面上说进度,各抒己见。对于某些还没定下来的事儿,那话说得就云里雾里了。虞衡对朝堂的大事儿没那么清楚,主要是某些大事儿他这个级别还没资格知道,景隆帝和阁老们当着他的面儿试探几句,他都不一定能反应过来他们到底在说什么,简直自带一套加密术语,让虞衡这个门外汉听了直挠头。
也正是因为如此,虞衡对景隆帝的说话处事风格还算是比较了解的。景隆帝刚才这番推心置腹的话,确实极为难得,显然是对虞衡多有看重,不愿他心里生出半点怨怼来。
虞衡眼珠子一转,心里又有了主意,笑眯眯地看向景隆帝,眨眨眼道:“陛下,既然他们如此费尽心机为微臣造势,那不若再送他们一程?”
景隆帝微微挑眉,看着虞衡这机灵的模样,眼中也多出一丝笑意,含笑道:“你待如何?”
虞衡从袖子中掏出一个荷包递给景隆帝,景隆帝好奇地打开一看,见里头是一小撮黄澄澄的东西,景隆帝伸手捏了一颗仔细端详,见这物不过指甲盖大小,上面方形却无棱角,大部分呈金黄色,下方则是白色,还有一个小缺口,瞧着倒像是从某个东西上剥下来一般。摸着较硬,手指一掐,便掐下一小块来,里头与外面看到的无异。景隆帝仔细看了半晌,确定这玩意儿自己真的没见过,便问虞衡,“这是何物?瞧着倒有点像粮食,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