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当时那场与水寇的战役明明已经胜利,为何太子却突然不见了踪影。而且,一消失就是一年时间,期间从未往京中寄送过哪怕是一封信件。
凭太子的睿智,他不可能不知道京里的人会担心他,也不可能不知道一国储君若出了事,那于朝廷来说将是怎样的灾难和动荡。
既然想得到,但却仍没那样做,想来便是身不由己了。
要么,当时太子伤得很重,一直昏迷不醒。要么,就是太子遭人暗算,失了记忆。
而不管是哪一条,有人想暗害太子却是真的。
姚品娴一时猜不出那个人是谁,所以,她也没逼着自己去猜。想着,不管想伤害太子的是谁,也只有动手了,事后太子才能与其清算。
太子在明,那人在暗。就算这次不动手,也会下次再动手。
而这次动手,她知道太子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危。而若是这次被她干预了,藏在暗处的人没动成手,等到下次,脱离了原书的剧情轨线,说不定太子就没这么幸运,还能保住性命了。
何况,这次太子如此,也可算因祸得福。
书中,太子与太子妃唐氏虽门第悬殊,但却一生恩爱。二人相识在太子危难中,唐氏对其不离不弃,若太子不历此危难,或许连这桩姻缘也没了。
反复思来想去后,姚品娴最终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朝廷与水寇的这场战役来得又凶又快,地方奏报八百里加急送到宫里圣上手中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奏报中说,地方军就快要撑不下去,若是朝廷不能速速派兵相援,可能会引起一些地方的动乱。而到时候,百姓流离失所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