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嘲天(上)

北魏天骄 沈不渡 1361 字 9个月前

火龙渐渐逼近了嘲天宫的宫墙,一抹又一抹的暗红色鲜血将宫墙点染成了凄美的画卷,好似一个疯子信手而作,却又浑然天成。

“死!”

杀出了血性的梁军士卒眼见魏兵顺着不高的宫墙攀援而上,自己又砍杀不尽,索性抱着当先的一个,滚地葫芦似的用肉身将梯子上的一串魏兵裹了下去。

领兵当先锋这个差事,今晚轮到了贺拔胜,作为降将他没得选,不过以他贺拔破胡的本事,小小的嘲天宫自然不在话下。

话虽如此,贺拔胜还是报了十二分的小心,他可不想还没有与兄弟团聚就死在这巴蜀战场上。

故此,在白天贺拔胜仔细地勘察了地形,发现嘲天宫作为梁军选择的北岸桥头堡确实有些说法。

嘲天宫依逐渐攀升的山体建立,呈现的是逐步抬升的“凸”型,而在到达顶点后,背对魏军也就是沿长江的那一侧,便开始逐渐降低,而梁军之所以敢守,便在于嘲天宫的背后是有码头的。

这个码头既可以增补兵员、转运伤员,又可以输送物资,而一旦战事迫近码头,江面上的梁国水军更是能提供弓弩掩护。

所以,魏军想要强攻嘲天宫,有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鼓作气攻上去,让嘲天宫内的梁军在单位时间内的损失数量超过补给量的极限。

否则形成持续的消耗战,最终孤立无援的巴县肯定是坚持不过有码头的嘲天宫的。

至于为何魏军不顾伤亡都要强攻嘲天宫...贺拔胜心头微冷,皇帝那条天马行空的计策,当世恐怕真是无人能料。

以舟为桥,横渡长江。

看似异想天开,可贺拔胜仔细算了目前长江水面的宽度和嘲天宫码头到对岸的距离,惊讶地发现,如果计算不差的话,魏军手里的上百艘船只,足以形成一道稳定的江桥。

当然了,这有两个前提,其一是必须掌握嘲天宫码头,这是长江在巴县段的最窄处,再宽一些,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其二就是必须在梁国水军形成干扰之前完成跨江铺桥的计划,足有数百步长的江桥,可以说是能媲美黄河大桥的庞大工程,这开工的期间是缺乏容错率的。

神思回到战场上,贺拔胜可是天下数得上的神射手,还离着宫墙数十步,便掏出弓箭,射空了一个箭袋后,当面的宫墙上梁军已经不敢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