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了片刻战局,杨忠喃喃自语道。
只是须臾,杨忠便分析清楚,自己率领的二百步卒距离此地不到五里,全速行军两刻便可赶到。
战机稍纵即逝,虽然现在农民军被两面夹击狼狈不堪,但反过来想,被堵在山谷动弹不得的农民军,也没有什么再退缩的空间了,同时当面的樊文炽这八百兵也面临着难以掉头的问题。
按照正常的战争步骤,农民军还会再反抗一阵子,直到确认无法抵抗也没有援军,才会放下武器跪地请降。
现在自己要抓住的,就是这稍纵即逝的战机。
杨忠点了两名亲卫,把腰间金牌摘下来递给其中的伍长,决然道:“你俩回去调兵,其余人上马拖曳树枝,随本将鼓噪声势,山谷狭窄,敌军难以辨别,定然会放缓攻势。”
“喏!”
两名亲卫捶胸领命,也不多做言语,拿着金牌便前去调兵。
杨忠跟着下了山,剩下的十余名亲卫并未下马,而是在原地等着他,杨忠嘱咐道:“砍些树枝拴在马尾上,务必要鼓噪起声势来。”
亲卫会意,不多时,十余骑便在山间小路上奔驰了起来。
“将军,快看!”
梁军阵中,樊文炽本在持刀督战,身边的卫兵却忍不住提醒他道。
“嗯?”
樊文炽转身,却惊讶地发现,身后烟尘四起,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袭来。
整个山谷后的小路,都弥漫着飞扬起来的尘土,隐隐约约间让人不禁感到疑惑和恐惧。
“莫非是贼军的疑兵之计?”
此番招数,并不是什么没听说过的伎俩,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可这么大的动静,不仅是梁军看见了,就连被围在山谷里的农民军都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