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施冷箭

北魏天骄 沈不渡 1383 字 9个月前

萧凯在李穆的掩护下,撤过苦水浮桥,而苦水浮桥也被随之拆除。

万俟仵试图给拆除浮桥的魏军工程兵造成一些伤亡,但桥上的魏军步弓、步弩的射程比高平军骑卒的骑弓要远得多,一时间箭如雨下,高平军被逼的连连后退。

可万俟仵就带着高平军执着地做着这种看似徒劳无功地事情,令魏军有些费解。

“蔡”字大旗之下,蔡佑看着苦水东岸时不时做突击试探的万俟仵,有些不解。

“莫不是苦水西岸北侧的高平军主力即将抵达?”

李穆摇了摇头,道:“蔡总管,我军轻骑斥候在西岸南北撒出去很远,若是高平军主力至此,绝不会没有动静的。河对岸的尉迟普萨部,也不可能突然飞到西岸来。”

蔡佑略做思考,万俟仵此举确实令人费解。

须知,高平军现在分为两部,以苦水左侧的高平城为坐标,在苦水左侧高平城以北区域隐蔽寻机的是万俟丑奴亲自率领的万余高平军主力,在苦水右侧的则是尉迟菩萨率领的三千高平军轻骑。

两者遥相呼应,利用苦水这一天然障碍,试图令魏军分兵,而魏军一旦分兵,就会让高平军寻觅到战机。

之所以,蔡佑这一部魏军敢大胆地袭扰苦水东岸的勒克部并安然退回,在于双方的视角下,主力都是隐藏在重重迷雾里的。

高平军知道魏军的主力徘徊在高平城一带,如果蔡佑部是诱饵,而高平军主力试图围歼蔡佑部,那么就可能陷入鏖战,继而被南方的魏军主力寻找到机会。

反之,尉迟普萨部也是同样的作用,魏军在没有必然的把握下,也不敢全军大举渡河抓住游曳不定的尉迟普萨部。

战争,永远是一个双向博弈的过程。

这时候,劫后余生的萧凯突然提出了一个假设:“会不会,高平军是在借箭?”

“借箭?”

李穆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萧凯解释道:“刚才高平军射来的箭矢,都是骨质、石质箭矢,可能是故意装作袭击浮桥上工兵的样子,引诱我军射箭,而骑兵又徘徊在射程边缘,等我军拆了浮桥安然撤回西岸,他们好收拢地上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