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到草棚下,李敏就走上来拿着毛巾给文婉擦汗。
文华把篮子里的饭菜铺开,只见里面放有黄瓜和西红柿,还有一道炒鸡蛋,大骨汤,自己家的酱菜,几个白面馒头,一大瓶酸梅汤。
文守郁看着这么多东西一脸心疼的看像尽管有草帽的遮挡,脸依然被晒的红彤彤的小女儿,“累坏了吧,你吃了没啊,明天就不用送了,这片地估计明天这时候就割完了,我们回家吃饭。”
文婉听见明天就干完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每天送饭捡麦穗真的好累。
“我在家里吃过了,今天我先去了打谷场给大哥大姐那送饭了,大哥让我跟你说打谷场那你就别担心了,那很顺利。”
前几天时叙白在跟余大娘在地里拔草时,发现大家干活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有的人直接混了一下午就过去了。
就提出了以一个青年劳动壮力一天的干活量划分劳动,老弱病残可以适当减少,干不完公分就不给全。
这次收麦子文守郁灵光一闪觉得时叙白之前提的意见非常好,说不定能提高这次收小麦的速度。
跟往年不太一样,以前都是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干一块收麦子。
既然每家每户都会出动大部分人收麦子,那就直接按人头划分,把麦地分成一块一块的,人口多的人家分比较大块的麦地,人口少的分比较小麦地。
在规定的时间内,谁家先干完谁家先休息。只要你干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干完的人家等到交完公粮之后还会扣你的公分。
关于打谷子,每家每户出一个壮汉专门在打谷场负责用牲口拉着石碾在那辗硬,脱粒,村子里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在那看着晾晒的麦子。
正式开始收麦的前两天文守郁召集了一小队的村民,开了个小会,当提出来这个意见时,一小队的人突然就沸腾了起来。
各有各的想法,勤快的人想着,我努点劲早些干完我不就可以早些休息了吗,多好啊。
还有一些二滑头懒汉想着这不也挺好,我可以光明正大的偷懒了,让自己家那媳妇闺女儿子一人多做一点不也没什么吗。
有些村民当场就拉着文守郁要去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