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哦。”
文婉奶奶陆小曼和文婉爷爷文志邦是年轻时从别处逃难过来的,1942年春天到的东河村。
因为文志邦和陆小曼长相十分出众,衣着不凡还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刚到这偏僻的小村子时还引起了一镇不小的骚动。
村子里因为长年的战争十分排斥外地人,一直对他们都没好眼色。
直到那年中旬的一场自然灾害,才逐渐好转。
那年春天除了开春的时候下了几场毛毛细雨。
从那之后到麦收就再也没下过雨,全是人们从山上挑水浇小麦。但小麦还是旱死了一大半,收成不足往年的一半。
收完麦之后,人们又把希望寄托在花生和玉米上,谁料整个秋天又是滴雨未下,山上的水源也在不断减少。
本就成活不多的秧苗又迎来了成批成批的蝗虫。
蝗虫所到之处,寸叶不留。原本稍微还能有些收获,这下却全部葬送蝗虫之口,颗粒无收。
由于长时间大旱,导致许多河流断流,山上也一片萧条。
蝗虫过后,文志邦和陆小曼两人在家里商议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拎着他们那精致的皮箱朝老村长家里走去,在村长家拿出皮箱里的三十多根金条。
然后,又挑了村里的十几个青壮年去隔壁省买粮食去了。
都说乱世黄金贵,其实乱世最贵的不是黄金而是粮食!
十几个人带着三十多根金条,四处奔波也才换回了五百多斤粮食。
靠着这点粮食村里人又经常上山,朝着深山里走去,村子里才勉强度过那个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