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熙对准的,就是她在光刻机上的老对手们。
芯片又经过了几轮升级换代,dawn的uv-01技术上虽然稍有领先,但是a□□l的as7500也并没有落后太多,再加上几家本子国厂商跃跃欲试,几方只能算旗鼓想到,dawn稍微领先。
主要是光刻机的产量很难升上去,井熙想了无数办法,也还是没办法进一步扩大产能抢占市场。
直到尼康花费了大力气,终于打破了193纳米的限制,研制出了新一代的f2激光光源,把纳米进程缩小到了157纳米。
井熙知道,时间差不多了。
f2激光很容易被吸收,所以原来的镜头和光刻胶都需要重新研制,就在这时候,dawn推出了她们的新一代机型:uv-02,利用浸入式技术,直接把制程降到了134纳米。
瞬间,其他几家竞争对手的研究经费都打了水漂,新一代光刻机因为大幅领先的数据迅速抢占市场,国内几家芯片厂则因为和dawn联系密切,也终于跟着强势崛起,把国际上的竞争对手甩开了一截。
这就是高科技产业的残酷:赢家通吃,失败者一无所有。
看着一笔笔从世界各国飞过来,动辄几亿几十亿美元的订单,井熙的心情终于好了不少。
第130章 点火
九十年代, 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的十年。
也不知道是扇动了哪一片蝴蝶翅膀,比历史上早出现了一年,浏览器也在次年诞生, 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两年。
然后就是各种或昙花一现, 或将在未来叱咤风云几十年的网络公司逐一登场, 抢夺第一波互联网红利。
因为历史的轻微变动, 多了些井熙没听过名字的公司,也少了几个按理已经成立的未来大牛, 但是她依然可以轻松赶上这波红利期——直到泡沫破灭之前。
而她对泡沫判断的标准,就是又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在危机之前两年,市场隐约露出疲态,她就示意彭文开始出货, 原本以为这次危机发生得也许会更早一点,但是或许是这种系统□□件依然有着内在没有被改变的发展逻辑,危机发生的时间和顺序都没有太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