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让幻想照进现实,最浪漫的科幻小说,也不过如此吧。

第122章 展会

最终, 常晋瑜还是觉得,必须去亲眼确认一下。

光刻机及其配套厂是区里的重点项目,为此还专门新建了一个高科技园区, 就是位置不太好, 在京郊, 这地界偏得很, 都快到通州那边去了,旁边也没什么单位, 不过好处就是,这片科技园轻易就占了很大一片地方。

常晋瑜到的时候,只觉得这地方真是够荒凉的,边上连个小卖店都没有, 不过隔壁有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听说再过半年就能交房了。

听说是机工部的领导过来,井熙专门抽空出来招待, 亲眼见到正主, 常晋瑜觉得她比照片上看到的更年轻,也更漂亮。

井熙向领导简单介绍了科技园区的情况, 就直接领着她去了光刻机工厂。

这边的厂房标准很高, 超净车间只是最基本的配置,据井熙介绍,隔壁很快就会再新建一个芯片厂,跟这边配置差不多, 都是标准的超净车间,还有专门的空气净化以及净水装置。

没办法,集成电路的生产环境要求极高,甚至容不下一点灰尘。

对于厂房的成本, 常晋瑜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

净化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再加上一系列配套的基建设备,光是基础建设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不用提更加昂贵的生产设备了。

光刻机被称为全球顶尖科技的大集合,所需的技术都是最一流的,当然,生产设备也同样是最一流的。

如今的紫外光刻机单论生产难度,当然比不上以后的极紫外光刻机,但依然需要全球工业链的支持,这台u-03的零件多达几千个,来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除了光源是自己实验室独立研发的,机械工艺用了合作实验室的,其他比如对准系统用了a□□l的,镜头和掩模版用的是蔡司,光刻胶用的是日本的,林林总总凑在一起,价格自然不菲。

所以向国内报的1500万,真真就是成本价了,要是再算上科研费用,几乎就是赔本赚吆喝。

当然,井熙本身也并没有奢望从紫外光刻机上赚到多少钱,这台u-03的性能是比as2500强一点,但也强得有限,要想从日渐发展壮大的a□□l嘴里抢到肉,估计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只能走低价路线,先活下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