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笑笑,“可还羡慕文阁老?”
“阁老虽好,远不如君。”书生向他长鞠一躬,拜了拜眼前这位绝无仅有的天下之师。
不过几年时间,洛先生之名已经传遍天下,他平日里自己在府中待着,生活十年如一日,也没什么感觉,也从未因此而改变对学生的态度。
除了培训官员,他更多还是会收一些看的顺眼的孩子教学,教育这种事,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待官员和孩子,他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也导致许多官员家里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官的爹祖父对他看不顺眼,恨不得眼不见心为净,当学生的儿子孙子却对青年推崇备至,每天饭桌上小嘴巴巴说个不停,常常多吃一道菜,竹笋炒肉。
这种生活持续了很多年,洛先生从青年到中年,又到老年,熬死了两任皇帝,新皇是当年皇帝的孙子,曾答应祖父和爹要好好照顾先生,为他送终。
“先生,您说什么?要走?”皇帝惊讶道。
洛先生不想再说一遍,心想怎么无论修仙者还是人,都有耳聋和复述别人的习惯?
他老了,想想待在京城几十年也腻了,想趁着还能走去外面看看,这有什么可惊讶的。
这事最终还是如了他的愿,毕竟以他的身份地位,便是皇帝也无可奈何。
洛先生离开了京城,只带着一本洛书,与当年来时一般。
只是青年已老,岁月已晚。
他去了不少地方,众人只知道洛先生之名,却不知他样貌,这让他方便许多,不会有很多人上门求见,非要让他看小孩儿资质。
可怕的是连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都有。
说实话,他除了看出他能吃能睡能哭外,什么也没看出来。
十年后,他在江南喝着新出来的清溪酒,听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