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芷宁喜上眉梢:“爹爹来信了?太好了。”说着,提着裙摆便往文韵院里头跑。
陆氏一瞧见沈芷宁那奔过来的身影,边绣着手中的衣物边对身旁的沈安之笑道:“定是知道她爹来信了,你快些把信给芷宁瞧瞧。”
沈安之眼中一片温柔,待沈芷宁跑到跟前,就将桌案上的信递给她,又指了指一旁的包袱。
“我先看信,再瞧爹爹给我寄什么了!”
这是封家书,已经被拆开了,沈芷宁将信纸从信封中抽出,一字一句看下去,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最后笑得眉眼都弯成了月牙。
陆氏瞧了,也忍不住笑道:“怎的高兴成了这般,这不是和以往的家书一样吗?”
沈芷宁将信递过去,止不住心里的高兴道:“不,不一样。娘亲你看,爹爹在信中有提到近些日子忙碌,要好生处理案子,下月考功司的官员就要来江南考查,偏生爹爹又说在这之前就已收到了京都的信,这是个好兆头。”
陆氏不懂这些,颇为疑惑:“这只说收到了京里的信,并未说其他的什么啊,这怎么就是好兆头呢。”
“爹爹并未细说,但此事与考功司考查一事放在一块儿说,就说明实则是有联系的。娘亲,按理说,考功司官员下来,爹爹应是得不到消息,为何会得到消息,说明是京都事先有人得了消息再送信给爹爹,如若此事顺利,爹爹升官有望。”
前世在爹爹死前,都还是个小县令,可从未有过仕途上的突破,甚至一点影子都没有,前世是有家书,但每封家书她看了,可没有提到过这档子事,看来真的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