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 33 章

所以她的卖豆腐事业还没开始,就要因为意外来到村里的先生,先开始小饭桌业务了吗?!

但想想这个时代和后世对于饭菜大相径庭的标准,李玉香忽然觉得自己可以!

赚钱肯定是赚的,而且顺带还能改善一下她们家的饮食情况,能吃的更好,谁愿意顿顿吃糠咽菜呢?!

纵然心里千百个愿意了,可李玉香还是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她说:“要是孩子多些还好,孩子多些我就把这事儿当成个正经事来做了,但如果就您家一个孩子的话,我还得再想想。”

她这倒是没说假话,就一个孩子的话,赚的钱不多,要做的事儿却丁点不比人多的时候少,在马上就要开始卖豆腐的这当口,确实有些划不来。

她打算再看看还有没有别人家有这个需求,如果超过五个的话,她就可以认真的把这事当成个事业来做,专门从家里腾个屋子出来收拾干净,让谢老七帮忙打几个高低床,几套桌椅,每个月收取固定的金额。

还没等黄嫂子就李玉香要想想的说法表示什么,和他们一起来的那些人里就有四五个说:“还有我们,我们家里孩子也是要来这边读书的!”

李玉香这才分神关注刚刚同车一起回来的这些人,咦,他们跟过来难道不是来看热闹的吗?!

还真不是!

李玉香娘家离得远,并不认识这位黄嫂子。

她可是公认一双抓钱的手,什么赚钱种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虽然没人直说出来,但他们村里不管男女,都觉得她比男人还要能干!

能干到什么地步?

别人种田,交了税之后能赚出来一年的口粮就喜得拜佛了,她每年种出来的东西卖了多少钱不知道,大伙就看见她们家年年买地,年年买地!

打听她们家怎么有钱买这么多地,她们家人只说种田赚的,有人信了,在她们家后面跟着学,第二年果然大赚!

慢慢的,西水村的大部分就都和她学了。

西水村的人和她学惯了。

她今年种瓜,他们就绝不种豆,她今年种高粱,他们也就跟着种高粱。

好在这位黄嫂子也大方,见村里人跟着学也不拦着,心情好了还会指点一二,怕村里人的东西卖不上价,她还会帮着牵线搭桥找买家。

她在中间赚没赚钱谁也说不好,但西水村人除了对她的为人有了深刻的认知之外,更喜欢跟在她屁股后面学了!

就像送孩子念书这种事,本来西水村愿意送孩子出来读书的都是富裕人家,可一见她们家孩子也要来念书,那些家里稍有几个钱的,也都勒紧了裤腰带要把孩子送过来!

这不,见她今天出来给家里孩子买东西,他们也紧跟着来了,生怕有什么好处自己被落下了。

本来他们跟着来谢家村是想看看黄嫂子是不是又找着了什么生钱的门路,直到听见黄嫂子刚刚和李玉香的对话,他们才明白原来她是为了这个才来的谢家村!

明白了之后,几个家里不差钱的人迅速跟进,紧接着也表示要让家里的孩子在这边吃一顿午饭,钱就按照黄嫂子说的数目来给。

看着争先恐后表示也要把孩子寄放在李玉香家里的同村,黄嫂子的内心十分无奈,她把孩子寄放到她家里是有理由的,这些人又不是在谢家村没个亲朋好友的,跟着来凑什么热闹?!

都是一个村的熟人,她也不能看着他们平白多花这么多钱,毕竟谁都不富裕,一年一两多银子的伙食费真是不少,这都是一家子没日没夜,一滴汗珠子摔八瓣苦熬出来的钱。

她制止住已经快把李玉香和谢老七围起来的众人,拉着他们到一边去小声说:“我把儿子放这儿是因为她也在这个村儿,我和她的关系大家伙自小一起长大的也知道,那是水火不容,她连婆家兄弟两三岁的儿子都能动手,我是怕把孩子寄放在软和人家里,孩子受委屈!

你们和她又没这么多的矛盾,何必多花这个钱?!”

有人没反应过来,问:“她?她是谁?!”

旁边的人对他小声说:“就那谁,就……”

他就了半天,一时只想起来大家伙当年给她取的外号,人名怎么都没想起来,可当着人家夫家兄弟的面,叫那种外号又着实不大好,只能含糊道:“就现在谢老七他四哥媳妇!”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肥肥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