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前抄袭一事,大家都知道是个乌龙,各人也都知道暗地里动手脚的人原因为何。
所以,当冯筠大大方方张贴新诗时,没有人再用此前的态度对他,甚至对新诗颇为好奇,一个个读的很是认真。
云珏来的早,挤在最前面,看的最清楚。
其实,与其说是冯筠的新作,不若说他是把那首受尹叙指点的诗又改了,读作——
夜雨潜行撞灯影,隔窗挑灯不曾听。
新燕不识儿郎面,迟日难见勤人行。
春风复绿枯寒景,四时不返白头命。
千红竞放乘风起,不及五更炊火情。
抄袭之事闹得正凶时,冯筠就被兜过底,他家中只有一老母的事早不是秘密。
这首诗一读便知,是在写他与自己的母亲。
围观的人原来越多,连学中洒扫的小童子都凑过来。
面对一双双目光,冯筠再无当日的阴冷之态。
相反,从他站到这里开始,神情举动皆透出一股坦荡之感。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在一处,眼看着那抹明媚,缓缓开口:“冯某自幼家贫,靠一寡母拉扯长大。男儿本该志在四方,但养育之恩未报却大谈治国安家,在冯某看来实在可笑。只是沿途艰难,荆棘丛生,想要顺利前行,只能靠日复一日的勤勉苦读,实在无心去看路边闲暇的花草景色。”
“此前的事虽然是个误会,但如今回头来看,反倒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无论是翻遍名家诗词勉强去仿写,还是请教尹师兄让他为我指点改词,不过是将我眼外心外之物强行融入诗作中。所以,大家的斥责未必是错,那些东西,的确不是我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