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鸣在早上就特意来了旅馆与两人告别,刘翰学也早前一日便离开了庐义镇。
闻岁轩与陆启元也踏上了赶路的脚步。庐义镇离京不远,他们二人带着书童一路疾行,再加上早就算好了富余,从廉州便是提前出发的,如今倒是到的还算比较早的那一拨。
闻岁轩也从游山玩水的状态变得开始专注于功课,算是比以前刻苦了许多。
一个人聪明但不努力,最多也就是止步于童生,闻岁轩能考中举人,还是第一名的解元,不光因为他天资绝佳,还是因为他成功不骄不躁,踏实勤学,能够不断努力钻研学问。
所以哪怕是到了京城,他们也先是租了个院子安顿下来,然后抽出来半天时间逛了逛繁华的京都,便在房中疯狂学习起来。
说是疯狂学习,但是也是合理的有条理的学习,只是比以往更用功而已,闻岁轩也不干深夜苦读这种费眼又损耗心神的事,只不过是起的比以前早些,白天学习的时间比以前多些。
再加上陆启元偶尔从外面回来,掏出来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一些丹药,会给闻岁轩喂上。
也许是因为这种东西确实十分有用,好不容易到了会试这天,闻岁轩几乎是神清气爽的进了考场,半点没有很多考生一副学习过度、憔悴体虚的样子。
会试需要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加起来就是九天,考生需要自我准备干粮和日常用品,但还是要清简入考场,而且考场也十分简陋,可以说是十分艰辛了。
要是遇见体弱多病的考生,兴许竖着走进去,横着抬出来也不一定。就算是身体状态良好,也要提防着不要出现什么意外,本朝还有过考生被如厕熏晕倒、被毒蛇咬死等等奇怪的意外发生过。
好在闻岁轩的运气不错,答题期间并未出现什么岔子,好不容易考完了试,出了考场,铺满天空的花朵般的云裂开一条缝隙,阳光倾洒下来,算是寒窗十几年,连考九天,才算得重见天日。
陆启元早就与书童在门口等着了,他身高较旁人高,哪怕是有很多等在这里的人,陆启元还是如鹤立鸡群般显眼的很,至少闻岁轩出来第一眼就看见了他。
他招了招手,陆启元眼前一亮,往这边走过来,书童虽然人小,但是仗着身体灵活,敏捷的钻出了人群,小跑到闻岁轩旁边接过行李,他虽然好奇自家公子发挥的怎么样,但想到陆启元的嘱咐,忍着没有开口。
陆启元很快也来到他身边,只是笑着说:“接你回家了。”
一行人回了家,闻岁轩用小半个时辰沐浴,换下了脏衣裳,好好睡了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