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陆启元和谢岁亦所涉及的产业虽然很广,但是是从微处入手,没有那么的引人注目,所以哪怕他们的企业链很广,几乎每一个华国人都能够切实的体会到,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太了解。

而这次,他们可算是大大的露了回脸。

陆启元倒还好,但是胡左耿鹏他们那晚守在电视机前几乎要激动的晕过去。

本来那次电视台的人来采访就够让他们激动地了,他们以前都是偷鸡摸狗的小混混,不夸张的说,一般都是人嫌狗憎的,他们心大,也没有特别难受。

公司刚起来的时候,他们由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虽然老大给他们的报酬都很丰厚,但是有钱也没时间花啊!

他们没读过什么书,虽然之后在陆启元的威震下,一直在拼命学习,但是从小到大的思想意识都没有那么高大上。

做这些的时候其实也没咋想到环境保护、大气污染这种事情,也就是想着好好干,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对此唯一的认知就是老大说他们干的事好事,加油干,努力干,是以后能上报纸的那种好事。

而当那群记者边采访他们,边赞叹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感觉到:这种感觉是那样的好,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甚至还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他们只不过是收收秸秆,帮着研究人员处理交接一些工作,怎么就被夸成这样呢?

哪怕中央电视台说的时候他们都有些不真实感。

不过他们还记着,电视台临走的时候,还给公司的研究人员和企业核心成员照了张相,很快,在主持人介绍到他们的时候,就展示了这张相片。

相片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有些不好意思又自豪的笑容,而电视机外他们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那张照片。

耿鹏假意抱怨了句:“早知道那天不穿那件衣服了,衬得我都胖了。”虽然那件衣服是他出门前专门挑的,就是为了那次采访上镜。

“你本来就胖了,这可不是衣服的锅,倒是我咋和依玉站的离那么远啊,真是的”

他们不好意思夸自己什么,只能假装用抱怨的语气来表达喜悦,可是不管嘴上怎么抱怨,脸上还是露出了和照相时一摸一样的表情。

那种与身形气质不相符的羞涩和从内而外的自豪,让笑容挂在嘴角,怎么也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