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锅添满坐到了炉子上。
骆常庆把保温桶的盖子扣好,爷俩把保温桶抬出去,放在一楼收银台旁边单独留出来的一把椅子上,用绳子捆好, 固定住。
他忙活这边, 文喜粮又回了锅炉房,把这里的几把暖瓶灌满,可以随时往保温桶里补。
其实旁边还放着个空桶, 骆常庆本来打算摆到店门口方便过往的行人。
但是昨儿发现西面大路口那里多了个茶水摊子, 不好妨碍人家的买卖,这个计划暂时搁置。
如果人家长期摆摊卖茶水, 他这个桶就不打算往外搬了;如果人家只是干这几天, 到时候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摆出去。
文霞等保温桶弄好, 从收银台后头拿了个竹制的杯子,给过来结账的一位顾客接了一杯递过去,道:“小心烫!”
这顾客接到手里还没反应过来,有些惊讶:“唉哟,还提供茶水啊?”
现在这店搞的也太好了,不但装修的漂亮,还增加了坐下来休息的地方,这又提供茶水了?
这茶嗅上一口,真香!
饶是衣服依然贵的要死,可咋就让人觉得那么舒坦呢?
文霞把放杯子的箱子端出来放在旁边,道:“想喝茶的自己倒,喝完把杯子放到椅子底下那个盆里就行。”
“太棒了,小文同志,你们家不发财都难。”有位熟面孔的老顾客过来,把要结账的单子递过去,一边称赞一边自己去接水喝,捧着杯子嗅一口,“还是好茶,闻着比我们家里从供销社买的那大茶叶杆子都香。”
茶的事文霞没接话,如果按外形来说算不上好,但按口感来说这茶叶沫子真比一些便宜的茶叶杆子喝着好。
这还是常庆从首都买回来的高碎。
把原色粗布用水煮开消毒,晾干后扯松了,裁成小块,做了不少茶包。
泡的时候扔几个进去,一是清洗方便,二是省的堵出水口。
店升级,在有限的条件内把服务也升一下级。
除了衣服,也得给顾客增加点别的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