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百货,骆常庆抹着汗感叹,没白来,这边人确实多。
门前头有个广场,不少人在这边玩,有坐那儿织毛衣,有凑堆聊天的。
骆常庆稍微缓了口气,挑了个位置,过去把车子支好,打开帆布包抓出几块电子表摆在手心里,还没等他吆喝,旁边就有注意到他的人过来问:“这是卖什么哇?”
“电子表,真宗特区货,不要票,九十五一块……”
周围在这儿玩的就呼啦一下围了过来。
“电子表长什么样子?”
“什么叫电子表哇?”
“是蛮精致的,这表九十五啊?”
“百货大楼里没见有卖这种的呢?”
骆常庆还是那套说辞:“等百货大楼里见着了,就不是这个价啦,搞不好就得要票呢。”
这个道理在这时候很说得通,有些稀罕东西就得凭票购买。
而电子表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就是稀罕物件。
“我没带那么多钱的,同志我回去拿……”
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骆常庆也应付的熟门熟路。
而他想象中大家热情抢购电子表的盛况终于在这里体验了一把。
广场上玩的都是在这附近住的人,来回一趟不到二十分钟,回去的人大部分都会再带几个邻居过来。
骆常庆还是百忙之中问了一句,才知道旁边是面包厂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