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赵、魏、楚、韩、燕,五国之中,除了燕国之外的其他四国,其实都与秦国毗邻。
但是由于各国之间国力差距原因,一旦五国合纵联军败落,那么下场最为凄惨,将要迎来秦国最为猛烈报复的,唯有韩国。
只因韩国,是这五国之中,国土最小,国力最弱,现在其他国家而言打起来最为不费吹灰之力的国家。
而彼时五国合纵联军已败,其他四国根本无以对韩国伸出援手——到那时便是有心,也亦然无力。虽天下间还有一个自始至终没曾参与这件事的齐国,齐国肯定不会愿意看着秦国将韩国整个吞没,可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齐国距离遥远,说一句不中听些的话,可能等到齐国发兵,援兵到达之际,秦国伐韩,已然结束。
甚至事后在这件事情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说出秦国的错处。大国发兵灭小国,原本是该为各国所惧怕——今日能够灭这区区小国,那明日他是否也能来想灭我们的国呢?
但是五国合纵败落以后,秦想灭韩,则变得名正言顺,是韩国自己将正经的理由给秦国送上的。
听着韩非的分析,韩王脸色难看,随后他像是想起来什么硬气反驳道:“你说的这些,一切都是建立在秦国能胜的基础上。”说着,他看着韩非,目光挑剔,“韩非你怎么回事?就知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不成是秦国给你钱了吗?”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之中忽然多出了两分怀疑,“秦国该不会真的是派人贿赂你了吧?”
而韩非也是好修养,好脾气,在被韩王这样最大的情况下,还能够维持住自己的礼数,而不是上去给韩王两下子,他仍然不卑不亢道,以反问句阐述着一个听起来有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便是秦国在合纵之下战败,难道往后就再也没有力量攻打韩国了么?”
韩非声音平静,只是在陈述着一个事实,“除非五国合纵,可将秦灭国。如若不然,秦国只消缓息片刻,稍有反击之力,便可伐韩。而届时,又焉知列国不会给秦国锦上添花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今日各国可为伐秦背后蕴藏着利益聚集在一起合纵伐秦,那么明日定然也可为了利益来反手捅上韩国一刀。
随后韩非垂下头,再次劝道:“韩非恳请王兄,莫要做亡国罪人。”
“哗——”
就在韩非这句话一落下的一瞬间,韩王顿时间就摔了一个杯子出去,“韩非你放肆!本王的决定由得你来质疑吗?”
韩非若是不喊这声王兄还好,一喊这声王兄,顿时就让韩王回忆起这个弟弟自小就比所有人都聪明,压所有人一头,仿佛韩国的天之骄子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可,他韩非就是再厉害,再能耐,不也是天生缺陷,受人嘲笑,丢尽了宗室的脸吗?
楚王心中满怀愤恨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