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习惯性的龙标,储斐还觉得有些怪怪的。可很快她就被安赫尔营造的电影氛围带入进去。
安赫尔的影片带着非常强烈的暗黑风格,喜欢开门见山,开头的第一幕便是一个人的死亡。
他的镜头语言很美,储斐看得仔细,电影分为三条故事线。
一般电影会有一条主线和一条支线,这两条线会起到以虚写实的作用,电影追求的是如何展现、贴近真实,而虚设的困局会以绝妙流动的语言去烘托一个人物的真实,这是一部好电影必须具备的要素,可很多导演都没有说好这些东西,要么就是一些编剧没写对东西。
基本的两条线,如果方向走错,就会陷入云里雾里的状态。
可安赫尔三线并行,却完成得非常好。
平日且瞧他嘻嘻哈哈还有点八卦,可在这部电影之中呈现的却是非常老辣和考究的拍摄手法,他是用蒙太奇影像将三条线很好的切合在一起。从一条线跳跃到另一条线的转换点就像是那个巧克力广告——纵享丝滑!
从一个人物的生活细节跳跃到另一条线上人物相同的生活细节,完全避免切换的生硬,同时也让观影者有一种超越人类本身的存在,就像是一个俯瞰的视角,多了冷静客观的一种审视心态。
影片能够让观影者沉浸式的飞快旋转自己的脑力,可比让观影者哭更难。
因为人类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只要情绪调动起来,就会很好的进行心理透射,从而觉得自己是戏中人,戏中人经历过的便是自己经历过的。
而一旦有这种透射,切合大众心理就会有非常高的票房,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一段时间各种前任的电影很收欢迎,票房高评价低。
这个道理其实和工业糖精,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安赫尔显然比前者高一个档次,他让观影者有了全知全能的视角,还抛出非常多的细节调动起观影者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就必须保证整部电影的逻辑链是高度吻合的,而且导出的结果必须具有绝对排除,而不是强硬推动情节,强行进行解释。
而安赫尔做到了,他的电影的确如他所说,有着此起彼伏的反转,再加上那丝滑的镜头安排,让整个电影呈现出非常好的精致细作的质感。
储斐看得很仔细,期间有一段时间,她的右手不自觉地抬起,想要按动虚拟操作键,发现大屏幕中的电影没有暂停,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不是在脑力创作,而是在看自己一见如故的新朋友的电影。
——你心乱了。
电子音像是察觉到什么。
储斐看着电影中正播放着的一段激情戏,安赫尔似乎很喜欢在这样质感的作品中加入堕弱的现实感,他就像是一个无拘无束玩弄着电影的人,可以达到绝妙,又会有一些他的小癖好,在昏暗的环境中,满屏幕的激情四射,□□把这个高傲的警探拉下了那洁白的审判席。
在男主角性感的喘息声中,画面转回,而储斐也回答电子音。“这部电影将横扫黑熊电影节的各大奖项,你信吗?”
——你嫉妒?
“不是嫉妒,他的导演能力远在我之上,难以望其项背,我能做得便是不妄自菲薄,努力提升自己能力。我在意的是处女作品就能如此精彩绝伦,可上辈子我没有听到过安赫尔导演。”
储斐第一次为自己知道未来的事情感到可怕。
她从十年后回到十年前,她能够知道的是结局而非过程。
她知道安赫尔终究默默无闻,可如此才华出众、拍出这么精彩绝伦的处女作的导演又为何会默默无闻?从这个起点开始,到底会发生什么,才会导出这个结局?
她不知道,她感觉有一双难以抗拒的大手在超控着一切,或许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命运、亦或劫数。
电影结束后,安赫尔带领主创人员上台和观影者见面,大家用长久不息的掌声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