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开始。
大概所有围观的人, 都是不看好华梓倾的, 她想要战胜曹涵,几乎不可能。还有, 除非她早一点自己跳下木台,认输投降, 否则,要从曹涵手底下完好地回来, 不受一点儿伤, 那也几乎不可能。
曹瑜站得离木台最近,非常认真地看着二人的一招一式。其实,她很早就想找华梓倾比武了,从中秋赏花宴那天, 她第一次见到华梓倾。
起初,她没把这人放在心上。她以为女子总是因为丑,才不敢以真容示人,不想,华梓倾恰恰是因为生得太美,先帝和华凌风才叫她丝巾覆面;
她以为自幼习武,就算是打不过父亲这样的高手,至少在京中闺秀里,她也能独占鳌头。不想,华梓倾当时为了救人,轻功一展,小试牛刀,已令人惊叹不已。
她又以为,自己有父亲撑腰,能与她争后位的,除了秦暮烟,不做他想。又不料,那凤仪天下的命运,莫名其妙就落在了华梓倾身上。
皇帝诏告天下的一日,曹瑜内心郁闷无比。既生瑜,何生亮?!
她不服气,总想有一天能和华梓倾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用拳头分个高下。
如今看来,她幸亏没有做这样草率的决定。
台上那二人忽快忽慢,或虚或实,已不记得过了多少招式。曹涵似游龙啸海,气势磅礴,华梓倾如惊鸿戏枝,轻盈灵动,在曹瑜的印象里,已经很久没有人,能在父亲的手下,坚持这么久。
华梓倾是明知道曹涵的实力,不愿与他硬碰硬,所以刻意将自己灵活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但是,习武之人都看得出来,她只要有了机会,出手迅猛果断,杀伤力也并不弱。
曹瑜心中发虚,她不得不承认,自己与华梓倾的功力根本不在一个等级。如果今日挑战华梓倾的是她,只怕十招之内,她已经被狼狈地摔下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