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宋仝一面派人加急往谢伯恩军中送信,一面按照之前的计划,让李聿恂带人去将昌王燕榄悄悄迎接入京,以备大事。

李聿恂带着一队兵士日夜跋涉,终于不辱使命,将昌王燕榄安全接入京中。

燕榄一入京便公开露面,连夜召集京中文武大臣商议朝政大事。

文武百官因嘉平帝及其诸幼子皆死于宫乱,而昌王燕榄乃是建昌帝长子,又得诸藩王支持,他日继承大统名正言顺,便将燕榄当做不二的储君之选,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通通向其禀告。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接下来便是迎接诸位藩王共同入京,其中便包括襄秦王燕夷吾和荣安郡王谢伯恩。

攻占寿州、济州之后,“靖难之师”诸位藩王几经商议,最终做出决定让荣安郡王谢伯恩帐下大将宋仝领兵攻打京都,而其余诸王的军队皆驻扎颍州,做出大军要攻取荥阳城的假象,从而牵制卫国公陈明楷的十万朝廷军,以分散皇帝的注意力,削弱京城守卫。

当时宋仝被任命为镇国大将军,统兵两万,属将十数名。

出征前,诸藩王定下盟约,一旦宋家军攻下京都,诸藩王将共同入京商议辅国安邦之策,任何人不得擅自先行,且各藩王的军队绝不许开拔进京,只能在距离京城外百里处驻扎。

盟约之时,荣安郡王谢伯恩暗暗使了个心机,让昌王燕榄借身体不适之由没有参加。

那时诸藩王因见昌王燕榄一路胆小怯弱,实在难当宗主之责,对其大失所望,故而事事皆以谢伯恩和燕夷吾为主,对于燕榄的缺席几乎无人在意。

也是因为昌王燕榄帐下只有区区一千兵士,一直落在大军主力的最后方,实在难以引人注意,故而李聿恂才能一路顺利地悄悄将他接入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