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在场所有人也习惯了纪明喜的处事风格,他这种场合,一般都不会说话的。

只有大家问到他,他才会说。而且说了一般相当于没说。

大家基本都能猜到纪明喜会说什么——都行、皆可诸如此类。

而太子不一样。

太子做事向来认真,凡事都要弄个明白。就说去年年底那好心人扫了上京城大半巷道的事情,太子现在还隔三差五去问那京兆尹府,好心人找到没呢。弄得现在京兆尹府大人远远看见太子就想避开。

更不用说此事关系到他最好的朋友,太子那是相当关心,和几位大人吵红了脸,一副护崽的模样。

而他护着的纪明喜,就站在他旁边,事不关己地听着。

只是偶尔有那么一两回,视线总是会落在皇帝手边的茶盏上,然后他又会收回。

最终,还是刑部的大人想出了个好方法:“禀圣上,太子,据臣所知,蒋公前不久从里丰来了上京城,目前还在城中。”

皇帝:“蒋公来了?此事朕怎么都不知道?”

刑部大人道:“蒋公最为心爱的大弟子前些年得了重疾,还好治愈了,一直在城中休养。蒋公说是想这大弟子了,一时兴起便来了上京城。只是蒋公低调,谁都没提。这事还是臣家里小儿提起,臣才知晓的。”

刑部大人家的小儿子,是蒋公大弟子的学生。

这蒋公如今八十有八,德高望重,学问极深,是天下书生最为敬佩的老先生。

不止如此,他还是先帝爷的老师,先帝崩后,蒋公便辞了官,回了里丰开私塾。

说起来,当今圣上的太傅,也是蒋公的学生。

刑部大人继续道:“蒋公一来,不少老先生为了见蒋公一面,也从各地赶来。所以依臣之见,今年殿试,就由这些先生出题把关。考生们的学问到底是真是假,到时一试便知,天下书生定然也不会再有疑异。”

皇帝颔首:“爱卿这个提议最好。既是如此,殿试便提前罢。李公公,传朕旨意,殿试于两个时辰后进行。殿试一众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