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也是从几十年穷日子过来的。要说她自身有了些改变,还是从她老闺女小麦挖回参卖钱开始。
即便当初李知县赏给她家那么大间铺子,她都没有那么踏实过。就小麦说挖参就能挖到参,她好像才大松了口气。大不了再让闺女去挖参,就像是有了退路般。从那以后,她才过日子不再那么算计,吃喝也不再那么亏待自己。
所以说,甭管到什么情况,打铁还需自身硬。
别人给的,终归是不踏实。
而这李家人现在想融入他家,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除非李家人随他们回村,慢慢置办起自己的小家,那腰板才能直起来。要不然总觉得是在看别人脸色过活。
屋里。
李家大丫头格外懂事儿。
李大丫虽是听不懂那些叔叔伯伯在聊啥,但是眼里很有活。
看到哪个叔叔喝多将筷子碰掉地,她立马弯腰捡起来跑出去刷筷子,或是给叔叔伯伯们拿酒、递个蒜酱什么的。
忙忙叨叨。
一会儿要给秀花倒饺子汤喝,一会儿吃饭时还知道要照顾着弟弟和甜水,饿的馋的肚子咕噜噜响,却是先给弟弟和甜水的饺子夹开,晾一晾,柔声细语嘱咐别烫着嘴,自己再动筷,还只夹眼前的,盘里要是没有就不吃了。
李大丫的行径完全是随了她爹。
李二今日坐在桌前吃饺子,咋想咋觉得能和这么多的能耐人一起吃饭,很是恍惚。
他不敢说、不敢乱动,举着筷子佝偻着脊背,没吃上几口饺子,净憨着一张脸陪着傻笑来着。不敢乱插嘴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