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妥协软化了他的口吻,谈韵之收敛任性说:“什么时候来我这边?”
“端午后可以吗?”徐方亭说,“我先去看一下谈嘉秧,然后从你那边搭高铁回舟岸,填完志愿差不多七月,刚好可以带两个月。”
“端午前。”谈韵之忽然又强硬起来。
“小东家……”
“端午前一天出成绩,填志愿前你不上网打听情况吗?你不需要用电脑吗?”谈韵之越说越轻快,仿佛笃定她会再次妥协,“你不需要参考过来人的意见吗,比如我?”
徐方亭第一次高考成绩寒碜,填志愿草草了事,基本没怎么研究,班主任忙尖子生忙不过来,自然也管不上她。填志愿一事,她确实算不上过来人。
徐燕萍那边更没法帮忙参考。
徐方亭输人不输阵,道:“你一个保送生,也算过来人?”
“保送生”一词明贬暗褒,无论几次提起,以谈韵之的个性,自豪多于自谦。
谈韵之语气回转,说:“再加一个王一杭,行了吧?——他暑假在沁南实习,没回老家。”
“好,端午前几天过去,”徐方亭岔开话题道,“小东家,你也实习了吗?”
“……我还没空,”谈韵之忽然含糊,“以后要工作四十年,不着急这点时间。”
大学门还没进,徐方亭不太懂里面的门道,便没有继续追问。
徐方亭和钱熙程回宿舍打包明天要带回家的东西,却发现单单一蛇皮袋棉被已够呛,至多再背一个背包。其他同学五一早把棉被搬回家,她们两个像没家似的,一个学期都呆在学校。
填志愿还要回来住几天,生活用品暂不带走。
蚂蚁搬家可以搬许多回,她们却只能搬两趟,到时势必要丢掉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