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难得迷茫,夜里跑到湖边,难过之时想到了自己逝世的母亲,假装母亲还在,低声软语地朝她倾诉自己的心事。

说到后面,她像是再也崩不住难受,呜咽哭了起来。

住附近的一个男生听见哭声,以为是有人在欺负人,提着油灯出来,发现是村里这阵来的女知青。

他尴尬地拿了干净的布给她,让她擦去泪水。

女知青认识他,她借住的村民经常有提到过他,似乎和那村民是亲戚,不过关系比较远就是了。

也许是泪水暂时糊了理智,她顶着一双泪眸直白地问:“你们都不喜欢我,是吗?”

男生支支吾吾,委婉地和她说,她还没有去掉那股子城里气,大家都不好意思接近她。

两人处着处着,关系也就近了,在男生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和村民打交道,后面做起事也容易了很多,村里人都很喜欢这个女知青。

毕竟除了她,其他知青都不怎么主动提出给村里小孩改善教学,还提出了什么故事表演,将各种道理融入到表演班子演出来的故事里面,让村里在镇上领导面前狠狠地争了一把光。

但她的路子也不是一片平和的,中途也惹过争议,也有村民嫌她事多烦人,面对这样的事情,她从一开始的青涩尴尬,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整个人物的成长变化非常明显。

渐渐的,女知青和那夜同她聊天的男生有了情谊,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说要去高考。

可好景不长,父亲担心女儿一个人在乡下,想尽办法让她返了乡。

不想因为一个男人让从小疼爱她的父亲难过,她选择了离开。

离开前,她和他约定好,高考后大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