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递折子回来的是原本应当在自己封地的魏王,而不是南阳别驾。
在根本不了解具体情况时,谁也不敢直接提出兵。
天子也难以做这个决定。
尽管库高国曾在多年前败于大恒, 但这些年两国之间再未有过龃龉。
且大恒也有十余年未曾对外宣战,当初能带兵的将才如今都不再年轻,若眼下真要贸然派兵, 准备不充分也很容易陷于被动。
而近几年库高国发展也十分迅速,比之大恒也相差无几。
真到了两军对阵, 谁也不知会是个什么结果。
若库高国眼下果真已对大恒宣战, 且兵临两国边界, 大恒应战是理所应当, 可偏偏明面上库高并无行动。
谁也不愿因着魏王一封上书便去赌。
若魏王所说有误, 大恒便是贸然派兵再加上主动挑衅,于战略上便限于不利。
倒不若先派了人去南阳城查看情况再做决定。
原本已经这样计划好了, 可天子在下旨前又想到当初曾领军于库高一战的镇军大将军。
他觉着对方曾和库高国打过交道,比起朝中这些甚至有些都未去过库高的朝臣, 镇军大将军应当要了解得多。
因此天子便专程派了人去镇军大将军府上,将魏王所书奏疏内容告知, 再问了他的意见。
最终得到的答复是应当马上出兵。
镇军大将军在了解情况后, 亲自写了封信,让那去府上的内侍带回宫中交给天子。
而天子在看完那封信后, 最终力排众议,直接下旨, 认命在京中领了闲差,在家中休养的名威将军为帅,命其领兵二十万,即日出发前往南阳城外两国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