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红方绿方一卖,光卖方子,就能得不少利。而出些布都是小数目了!
赵掌柜本来是打算等八月份绿布上了架以后,再卖方给同行的。再料不到,逮到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大鱼,自然也不管提前不提前了,有鱼就赶紧的钓啊,不然游过去了,可就没这机会了。
赵娘子十分高兴,叫下人们收拾了,还准备船,高高兴兴的午饭后送了赵掌柜上船往府城去了。
赵掌柜带着一匣子绿布,却是贴身放着的,这个还未见过光,他是慎重又慎重。红布早面世了,因此,并没有像对绿布那么郑重。
赵掌柜看着成品的绿布,小心翼翼的像捧着财神爷,这色儿……
如碧波之江水,顺滑,流畅,简直是染料中的精品,而这染料的配方却低廉,成品却能如此高级。这可真是发财了!
张恒依旧去乡下收花花草草的,跑的乡村多了,对底下也渐渐熟悉起来,有不少人家也认识他了,基本上他一进村,就有客气热情的人家拉他去家里坐着喝水,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乡人也喜欢他,觉得他虽是城里人,却没什么架子,对于乡下的吃食水啥的也没什么嫌弃。
乡人其实都挺热情,熟悉以后,自然相处更融洽。况且张恒嘴甜,更讨村里老人的喜欢。
乡人一年四季的除了摘一点山货,地里的出息,或是鱼啥的能卖几个闲钱,其它的基本是没什么收入的,所以哪怕是花花草草,只要能挣到钱,都是特别珍惜这样的收货的。不像后世,哪怕不捡这些卖,也可以进城打工,而在这里,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机会,大多数,没有手艺可以打工,或者是没有机会,都被土地给困住了。
所以,像张恒这样进村收东西的人,招待的都特别好。
花草虽不值钱,然而对于村人来说,哪怕一斤卖个一两文,它也是钱呐,攒的多了,一年光卖这些,也能买几斤肉吃,它难道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