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客气的笑笑道:“好好,一定常来,叫你娘也常来坐坐,都住的近,不走动还生分了。”
陶氏应下,张恒拎着菜回来了,放下后便又要出去。
陶氏忙道:“快吃饭了你哪去?去辅子里?!”
“辅子里今儿大哥在呢,”张恒笑道:“姑奶奶交给我一件要紧的事,我去办妥了,再跟你说。”
陶氏心中嘀咕,老姑奶奶能有什么要紧的事,也不知道这几天他瞎忙什么,没事就往那边跑。正事都不做。
陶氏见亲家母在,也不好说他什么,任他走了。这才笑道:“恒子和大哥都是顶孝顺的。兄弟二人不拘谁在辅子里,另一个一定常去看老姑奶奶和公爹,恒子这几天更是上心,跑的我都喊不住他。”
“是该这样,长辈是该孝敬着,”朱氏客气的笑道:“若说和睦,但凡有兄弟的人家,再没有比恒子和强子更和睦的了。都说打虎亲兄弟,这话半点不假。要不分彼此才好呢。”
“亲家母这话极是,”陶氏一面切菜,一面笑道:“辅面兄弟共同经营,公爹虽搬出去了,可家里伙房啥的,哪怕是做件衣裳,也是不分家的,我也常和恒子说,要多敬着大哥大嫂。便是大房多做件衣裳,多一张嘴,也很不必在这件事上较真。我也不是那不晓事的,只为这一件,就与左邻右舍似的打闹个不停,没的叫人笑话。”
朱氏笑的有点意味深长,哦,意思是大房多一口人,不过是多一张小孩子的嘴,这般说着有啥意思。
她笑着客气道:“那也只是一时的,说不定你肚子争气,将来生的比大房还多呢,他们当大哥大嫂的,哪里计较哪一房多一口饭多一件衣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