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对儿子能忍,对儿媳妇就不是那么能忍了。
硬要沈凤仙把衣服换了,把头发弄直。
可沈凤仙在外待了几年,思想早就不是原来的她了,该怼就怼,该给钱就给钱:“爹,娘,你们在家照顾孩子也辛苦,来,一人五块钱,你们也别嫌少,等我和狗蛋爹以后挣大钱了,回来可不是这个数。”
捏着那五块钱,二人不说话了,还问她饿不饿,渴不渴啥的。
当沈凤仙和杨继南把狗蛋还有月华送到县中学时,沈凤仙被好些家长偷偷打量,狗蛋倒是不觉得有啥,还很兴奋地打量着未来三年要待的地方。
杨继南看不惯她那一副打扮,带着月华离得远远的。
至于石头,是杨大爷爷把人送到县高中的,他已经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杨继康他们寄了信回来,还给石头寄了三十块钱,让他留二十块在家里,剩下十块钱带在身上,有啥需要的就自己买。
结果石头就给自己留了两块钱,其余钱全部放在杨大奶奶那了。
关于沈凤仙的闲言碎语,一直到她走了后,队里还有人在说她学坏了的话。
等到后面打工的人回来时,那打扮也和沈凤仙差不多后,便没人再议论了。
院子里少了狗蛋和嫣嫣,就好像少了好几个孩子一样,因为这两个孩子的话最多了。
毛蛋还是去村小学念书了,和欢欢乐乐还有福宝作伴,回家就带福娃,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杨继西他们本来还担心嫣嫣不适应学校,结果她简直如鱼得水,长得好,嘴巴又甜,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很喜欢她。
而且知道她是杂货铺老板的女儿后,更是多了好几个尾巴。
杨二奶奶每天都会在她的兜里放几颗糖,让她分给要好的同学吃。
有一天,嫣嫣忽然说不要装糖了:“我才知道,他们是为了我的糖才和我交朋友的。”
杨继西正好在铺子上,闻言反问道:“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