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杨继西正在承包地干活儿,杨二奶奶就带着陈大哥来了。
杨继西赶紧放下锄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快步下去,“陈大哥。”
“欸不急不急,”陈大哥让他慢着点,“我来就是说房子出租的事儿,我爸同意跟我们去县里生活了,这房子我就租给你们,一个月2块钱,一年24块,你觉得怎么样?”
“这也太低了,你们家房子那么大呢,”杨继西道。
“大是大,可也旧了许多,再说你们帮我们看着点房子,也有人气在,房子不容易塌,你要是觉得可以,咱们就签字。”
陈大哥道。
“成,”杨继西应下,接着转头对孙桂芳父女还有杨二爷爷道,“我回家一趟啊!”
“去吧,过来的时候带点水啊!”
杨二爷爷大声回着。
“欸,”杨继西应着,与陈大哥一道回了家。
陈大哥是个有文化的人,字也写得好看,杨二奶奶等他们签好、盖好手印后,拿出二十四块钱给陈大哥。
“你们既然要开铺子,那正好了,我爸爸放药材的地方刚好是前屋,药材都分给我两个师兄了,柜子还在,收拾收拾就能置办东西。”
“谢谢谢谢。”
杨继西二人道谢,接了陈大哥给的钥匙,还把人送到大柳树那边,杨继西这才提着水往承包地走去。
杨二奶奶坐在堂屋,拿着那几把钥匙心里有些感慨,谁能想到继西小两口这么有本事,又是建房又是买房,现在又要开杂货店了。
之前过继杨继西他们的时候,说闲话的人不少,什么三房占他们的便宜,什么继西两口子啃老啥的,啥难听话都有,可事实上呢?
他们手里的钱,继西他们即便是借来用了,可后面过节或者是他们生辰的时候,都会加倍用红封补给他们,说享福,还是他们享福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