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西一看他那傻笑,就知道好事来了。
“对,就下个月初一。”
“好日子啊!进来坐,”杨继西招呼着,孙桂芳也泡好茶送过来,杨二奶奶抱着嫣嫣听他们说话。
这边报喜了,康嫂那边也要去的,被康嫂一家留下吃了午饭,这才放他离开。
这个喜事还没让大伙儿议论完呢,有一个喜事儿来了,托口信的是李燕燕的未婚夫,也就是住于大家不远的张家,那家的二儿子张一军。
他和李燕燕已经订婚,所以得空时,就去李家干活儿。
这不刚从那边回来,是孙父他们让带的口信,孙玉兰过了检查,下个月初八就要去云省了。
“这好事儿真是一件接着一件啊!”
杨二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孙桂芳他们也极其高兴,留着张一军吃晚饭,张一军连连摆手,赶紧走了。
第二天,杨继西夫妇带着嫣嫣来到孙家,孙玉兰三人都很高兴,不高兴的也只有孙三婶。
她来说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还说什么当初让孙大哥帮忙,把贵子塞进去不同意,转眼就把孙玉兰给弄上去了。
“我二话没说,直接把盖了章,通过的一些东西摆在她面前 ,”孙玉兰轻哼一声,“她一句话也不说了,又问我贵子现在还能去报到吗?我说我报的是文艺团,她问啥是文艺团,然后我解释后,她还有些瞧不上我。”
说孙玉兰没啥才艺,能通过吗?
其实孙玉兰唱歌很好听,跳舞这一块,进去后会跟着训练的,而且文工团又不只是这几点。
“不和她多说,”孙桂芳拉着孙玉兰仔细地看了看,“下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见面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她得好好看看。
孙玉兰抱住她,“我会常写信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