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能白住吧?”
杨继东犹豫道。
“他是狗蛋的舅公,这点忙都不帮?粮食我们该送的还是送,这个你放心。”
杨老汉抖动了一下烟灰,“实在不行我记得老三媳妇儿的舅舅就在镇上卫生院后面不远住着,你们自己商量,是麻烦谁的舅舅比较好,反正我们老两口会出粮食。”
“反正狗蛋是你的儿子,以后出息了,享受得最多的也是你们做爹娘的,我们做爷爷奶奶的能活多久还不知道呢。”
“娘别说这么说,”杨继东皱着眉头走出堂屋,本想去灶房找沈凤仙商量,结果见何明秀也在,于是又出来了。
等吃过饭后,杨继东让沈凤仙回房说话,把狗蛋读书住在哪里方便的事儿说了。
“我舅舅肯定是不行的,”沈凤仙的眉头皱得比杨继东好厉害,“我舅舅耳根软得很,而且怕舅娘,家里一直是舅娘做主,而我舅娘那个人厉害着呢,对孩子也不是很反正狗蛋去我舅舅家,是不行的。”
“那孙家舅舅?”
杨继东抬起手揉了揉眉心,“我们和老三两口子的关系平平,更别说孙家的关系了,而且孙舅舅的关系就更远了,我们都没见过,这事儿也不好提。”
“可我们给粮食的,”沈凤仙反正觉得比谁家也比去她舅舅家好,“给粮食,又不是白吃白住,应该可以商量商量吧。”
“如果还不行呢?”
“那就住家里,副队长家的孙子也年纪差不多了,说不定会送去,这样不就有伴儿了?”
沈凤仙虽然不情愿,可还是说起吴和国夫妇的大儿子,“吴和国的老大不是去念了一年了吗?和狗蛋也可以做伴。”
不过最好的选择,还是住离镇子近一些的地方,孩子也不用这么劳累。
于是第二天沈凤仙特意来找孙桂芳时,孙桂芳就带着点警惕之心,特别是孙桂芳还拿出一块布,说送给她做衣服时,孙桂芳脑子里全是杨继西教她的那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大嫂,使不得,”孙桂芳把布塞了回去,“咱们有事儿说事儿,不用搞这些,我能帮就尽量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