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雪拿起来给闺女比比:“没小,开春露在外穿更好看。你妈手够巧的,这小猫活灵活现。”阿昏
妈妈被夸了,男孩笑笑,接着拿出个信封来递给胡发。“这是我们仨的伙食费,我爸妈说劳你们费心了。”
胡发两口子笑笑,男人伸手推回。“你爸这是拿我当外人啊。就你俩来住几天我还收伙食费,那我成啥人了?快收起来,不然叔叔生气了。放心,你们就是常住我这儿,我也养得了你们。”
“我爸就说胡叔叔会这样,所以让您把这些给霏儿攒起来好了,以后给她当嫁妆。我妈也在踅摸好东西攒呢,以后都给霏儿。”
“是嘛。”对方这么说,胡发只好收下。给闺女的,那都给闺女攒起来吧。像媳妇说的,给她攒的家底厚厚的,她以后日子好过。
正事儿办完,天色也不早。安排他们跟胡志远他们一起在西屋跟奶奶睡,通盘大炕一点儿不挤。他们抱着闺女回了东屋。
“又给拿来多少钱?”李大雪想数清楚明天去存起来,拿出来一看还真不少。“大团结整整二十张,还有一百斤粮票,五丈布票。”
胡发探头一看:“这老战友,也太见外。俩孩子住几天能吃的了一百斤粮啊。还有布票,这都是有时间限制的,给这么多干啥?”
“人家是大领导,如今在边疆估计补助多。赶明儿我去扯布,给这俩孩子一人做一件儿大棉衣。家里还有羊毛呢,都洗净晒干收的好好的。用那个做棉衣暖和的很,不比军大衣差。”
“行,做大点儿,明年他们来还能穿。”
“嗯,他们爸妈交通不便工作忙回不来,以后就来咱家过年,也可以跟霏儿增进感情。”
翌日,起来发现干了一冬天的塞外居然落雪了,一夜时间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孩子们稀罕的跑出来玩雪,李大雪到商店买了布和棉花回来,跟婆婆合力在家给孩子们做新棉袄。俩人做的快,争取让孩子过年穿上。
“这俩身上的也是新的,您给剪大些让他们明年还能穿。”
“知道。”老太太应一声,拿出胡志远的衣裳比比。刘震博跟他差不多高,比一下就能知道该剪多大。“真是干部家的孩子,穿的干净整齐,孩子也那么有礼貌。跟我说话不叫奶奶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