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例如行文结构的散漫啰唣,遣词造句的直白粗俗,甚至有好些地方词不达意存在语病,还有异想天开的生造字词,令人摸不着头脑,有流水账之嫌;

所谓架空历史更是懒得做案头工作、不尊重历史的明证,有误导世人的嫌疑。

总体来说,这并不能称得上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好作品,能够看出作者底蕴笔力皆不足,且写作态度不够严谨用心,没有体现出文字的优美隽永,不足以令人再三回味诵读,不值得收藏传阅,仅供如厕睡前随手一翻博君一哂而已。

老先生妙笔生花鞭辟入里,措辞当然比上述要精彩多了,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众多共鸣。

中心思想就一个,什么时候作家的门槛这么低了?随便识俩字就敢出书?他们不同意!

文学要高雅,《柳絮传》浅薄粗俗,不值得推崇,会带坏文坛风气,搞不好还会带坏下一代,应该封杀。

反对的这一派不能说没道理,但是吧,就有点过于高雅,不那么接地气,与组织上制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艺术创作方针不那么符合,也不太被大多数老百姓所认可。

很可能大家伙就没听太懂他们批评的点在哪里。

这时候大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没那么高,还在大力推行扫盲呢,真没那么高的追求,只要故事好看不就得了?

这么一来,两方人马愈发吵得投入,《柳絮传》的名气也就随之炒了起来,继而引来了出版社方的二次加印通知,电影厂那边都找上出版社,想找作者接洽商讨剧本改编的事宜。

“要拍电影?这是好事啊!”

郑旌听到这个消息,很为朋友高兴。

这些日子报纸上吵得沸沸扬扬的,好些人话说得特别不客气,他看着都生气,还亲自披上马甲执笔投稿投入骂战。

当然,他是支持《柳絮传》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