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去吧,孩子难得回来一趟,好好聚聚,吃个团圆饭。你跟我老叔这辈子还没下过馆子吧?孩子这是孝顺你们呢,真有福。”
“招弟真出息了,都能给报纸上写文章,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得把报纸镶相框里挂墙上!老简家祖坟冒青烟了,出这么大个文化人儿,咱全村都跟着脸上有光。”
“招弟不是没上过学么,咋就能给报纸写文章了?难不成是部队风水好,傻子过去住两天也能开窍?
招弟啊,你看能不能带我家红升过去住两天,也给熏陶熏陶。也不求他进部队当官儿吃公粮,你就教教他咋往报纸上写文章挣钱就行,婶子记你的情!”
“你可拉倒吧,天还没黑做啥梦呢?你家赵红升是那块握笔杆子的材料?回回考试抱鸭蛋,我看你不如赶集卖咸鸭蛋,绝对能发财!”
“少埋汰我家红升,小子开窍晚,他那是不用功。不像你家红梅,那是真的脑子笨,咋用功都学不进去,就随你俩的根儿!
我跟招弟说话你别打岔,见不得我儿子好,犯红眼病呢?我看你是找抽。”
“我劝你擦亮眼,别拜错了菩萨,简招弟要真能写文章登报,我把桌子吃了!”
陈东冷着脸,一巴掌拍桌子上说:
“那你吃吧。”
屋里又安静下来。
简青松误会了堂妹跟客人,心里头讪讪的不得劲,有心想跟人说句软话,可又张不开嘴,只好站人身边端茶倒水,殷勤待客。
这会儿见人家又要恼,就想着劝两句。
乡下人性子直,说话不那么讲究,就当他们有口无心得了,哪还能真格跟他们计较,也计较不过来。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对吧?
正当他组织措辞的时候,突然看清陈东拍在桌子上叠成小方块的报纸,一眼瞅见露出来的作者名字,简青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