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旌无奈纠正:
“您别在外头喊我小名儿,我都二十四了。”
陈光耀轻哼一声:
“大龄单身男青年还挺有自知之明?”
郑旌告饶:
“打住!咱不说这个成不,在外头呢。说这菜。”
他避之唯恐不及地拿手电筒两头照照,咦了一声:
“这菜地有点名堂。我记得您院子里最早种的那茬菜,好像也没这里长得好。
这颗白菜比您家里种的要高出三四公分了,这边的韭菜也一样。难道是这块儿地好?”
郑旌脱下白手套,也捏了把土细细捻着,拿手电凑近照照,还放在鼻子底下嗅着,就差张嘴舔一口了。
陈光耀也不拦着他,还提醒他带些土回去化验看看。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现如今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有益于生产、能提高粮食产量的事情都值得加倍重视。
袁先生那边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十分艰难,可以说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重担都压在先生肩头,压力可想而知。
假如能帮先生找到破解工作困难的关键,哪怕仅仅是一点点启发,能为先生提供新的思路,那价值也是难以估量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找不到对的路子,帮先生试错也是好的,能少走弯路就是收获。
陈光耀的想法也是郑旌此刻心中所想,他甚至想得更多。
除了给这里的土壤取样送检,他还想对这地里的作物生长进行长期数据采集,方便调研。
简青桐回卧室插上门,拿出便携式加热器迅速烧开一壶水,同时换掉身上汗湿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