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人有说有笑,闲话家常直到薄暮时分。
观主望了眼天色,笑道:“不知不觉中,又到傍晚了。你们先坐着,我给你们准备斋饭。”
吴氏回忆了下,上次在长峰观里吃斋饭,还是一个月前。许久没吃到,她确实也有些馋嘴了。于是笑道:“今儿个可真是有口福了。姑姑的厨艺那般好。我都馋好久了。”
吴氏话音刚落,赵嘉宁便柔声道:“嫂嫂以后都有口福了,不只是今天有口福哦。你住在观里,每天都能吃到姑姑做的各种饭菜,真是好福气,这份福气真让嘉宁好生羡慕。”
在旁听了许久的陆承谨,笑着道:“你们姑嫂两人,也别羡慕来羡慕去。要我说,你们都好福气。都有一个好姑姑。”
后辈们齐聚一堂,让原本庄严肃穆的长峰观有了人间烟火气息。亲人之间的互相唠叨和关怀,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人精神上最大的慰藉和幸福。于观主来说,也正是如此。观主让年轻后辈们唠叨,她便没有再做停留,缓缓离开,去厨房准备斋饭了。
含珠装出一副乖巧懂事的模样,见观主离开去准备斋饭,也赶赶着去厨房帮忙。紧随观主的脚步,跟了上来。
来到厨房里,观主见身边俊俏体贴的王府丫鬟后,不免点点头,露出赞许之意。
含珠柔声又恭敬道:“我来帮忙,怕您一个人忙不过来。”
观主露出亲切和蔼的笑容来:“姑娘当真是勤快的人,你没来之前,我便听襄王说了。襄王妃身边有个乖巧灵动的丫鬟,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襄王妃身怀六甲,行动会多有不便。有你这般懂事的丫鬟陪在身边,伺候着,照顾着,我这做姑姑的也放心,也安心。往后有劳姑娘了。”
含珠又开始表演高超演技,连忙摆手,做出一副柔顺的样子:不敢不敢。观主言重了,我是个丫鬟,服侍和照顾主子是我份内之事,岂敢说麻烦?更不觉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