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虹和中国的故事要从三十多年前开始讲起, 这是曾无人知晓的一段过往。

上辈子,随着祝虹的去世,她在海外弘扬起中华文化的原因是什么成了一个谜。她的日记上没有记载, 唯一的女儿李霖鹿也不愿谈及这些。

她半辈子留下的荣光最终还是随着她的离世埋在了深深的地底。

遗留下的那丝丝痕迹,证明着曾有人在外国为中华文化留了过浓重的一笔。

“一九七七年,那时候的中国一个工人十几元的工资就可以养活一大家人。中国的男女都穿蓝色和灰色的上衣和裤子, 冬天就穿上棉衣裤,女学生们多数扎着两条粗粗的麻花辫,被这军绿色的书包,带着红领巾,穿着横竖格子的半身裙。没有过多的漂亮打扮,什么化妆,裙子都很少见到。

跟发展迅速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这个曾经一度崛起,留下辉煌历史的古国,显得落后又贫穷。

初次离开祖国远渡重洋的青年男女们,在接触截然不同的国家,面对不同文化碰撞的时候,难免会遭受到一些不公的待遇和打击。”

祝虹所在的文化团,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批赴海外进行文化汇演的艺术团队。

当时的团队内大多是一些家境良好,或是艺术世家出身的大学生。

那一年,高考刚刚才恢复一年,学校门口还都到处张贴着“青年们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负的重任,祖国在期待你们,人民在期待你们,革命在期待你们”的口号。

当时的祝虹就读解放军艺术学院,是文艺界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那次海外演出,她们一行十几个正直青春年少的学生们,本是抱着满满的期待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