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捡回一条性命,在王大哥盖六进大宅子的时候,其实还去帮过忙。
说是六进,其实就是院子连院子,一点也不奢华,还不大气,也没有亭台楼阁。
因为那位王大哥想建好宅子,让他还在战场上的兄弟们都住进来。
但很久之后,收到朋友来信,说是他们都回不来了。
之后也只有王大哥一家住里面。
这个突兀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有些违背礼制的大宅子就那么空着了。
不过说到底,乡下地方,也没人在乎这些礼制不礼制,那都是大人们才用管的事。
那边的事凌俊鹏就不太清楚了,还是自家凌家湖的事更为了解。
毕竟一辈辈传下来的故事,小孩们都爱听。
凌家湖刚开始的发展并不好,这里虽然有个湖,但周围很多东西都要建设。
毕竟要是真的好水源,早就被人占着了,哪轮到他们。
后面背靠的大山更是有猛兽出没,玉家湖的几十人一点点开耕,一点点种地,一点点修缮那片不大的湖,这才有了些模样。
如果只有身体的辛苦,大家还好一些,可最怕的就是辛苦之后没有结果。
原本他们是兵士退伍过来开耕,这些土地抵军饷的,谁知道当地官员还要找借口收钱,反正理由很多,不给就要打人。
只可惜这些人实在找错对手。
凌俊鹏的曾祖父虽然剩下一条腿,可那长枪用的,谁都近不了身,更别说一个村里的劳力都是兵士,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在凌俊鹏曾祖父的带领下,直接在玉家湖挖战壕,以这里当据点。
对面出来几十捕快差役根本不是对手,若派的人再多了,隔壁几个村的还有兵士过来支援。
他们甚至可以用丰富的作战经验戏耍对方。
一边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一边是整天逞凶斗狠的恶捕,谁赢自然不用多说。
扶江县的名声就这么传出去了,后来的知县都不太敢管,而周围的人更是害怕,都没什么人敢路过这里。
不过“恶”名也有好处,毕竟恶人没人管,他们这里反而清静下来。
不止凌家湖,其他几个村子也是这样。
那些乱收税费的,根本没人敢来。
要说派个几千人,肯定能收服他们,可那些小官们哪有那样大的权力,而且这些事本就是他们不对。
在扶江县几个村的守望相助下,彻底在扶江县扎下根,但也埋下祸事。
比如说修运河的时候,就被那些官员捣鬼,“正好”略过他们扶江县,后来的发展更不用说,也是整个潞州最差的。
毕竟小鬼难缠,这句话一点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