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收服十万将士

“仙子,我种的植物成熟了,有白菜,还有萝卜!”

胡亥抱着一大堆蔬菜回来,献宝似的给灵桑看,兴奋地小脸通红。

他太想找人分享了,这些菜都是他亲手种下的,他居然也会种东西了。

灵桑看了一眼他手里的蔬菜,又看向胡亥,以前胡亥见了她从来不称呼,今日激动之下居然知道称呼了。

真是个别扭的小孩。

“嗯,很厉害。”灵桑笑着夸赞了一句:“把菜送到后厨吧,今晚就吃你种的。”

“真的吗?”胡亥大喜,眼中竟是满足之色:“我这就送过去。”

说完迅速跑向后院,恨不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亥弟变了许多,跟以前不一样了。”扶苏大为惊奇,还记得上次见到胡亥时,胡亥那一脸抗拒厌恶的模样。

这才几日啊,居然就被老师收拾的服服帖帖,老师也太厉害了。

“你也变了许多。”灵桑看着眼前肤色黑红的扶苏,哪还有之前白皙贵气的公子模样?

放在田间,黔首们觉得都认为他是从小干农活的同类。

艰苦、朴素。

扶苏不好意思一笑,他知道自己形象不佳,还以为老师在取笑。

灵桑却说道:“改变不在容颜,而是你的心。今日起,你就留在仙宫吧。”

“谢老师。”扶苏大喜,当即躬身一拜,目露期盼。“不知老师要教扶苏什么?”

“你从小读万卷书,又学习法律,所以我不教你这些。”灵桑明白秦始皇的意思,是要将扶苏培养成储君,拉开与儒家的距离。

所以儒学是不能再学了,再者,她也不喜欢这个。

至于帝王之道,当然是秦始皇自己教更合适。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要教你的是看遍世间百态,做一个会思考、会质疑、会反对的实干家。”

这与她责罚百官前来务农是一个道理,都是要将他们拉下神坛,走入民间体悟酸甜苦辣。

但对于扶苏来说,只是务农一个月远远不够,还需要他思考更多,包括大秦未来的发展。

扶苏最喜爱的儒学有优越之处,但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

一是注重说教,不注重实际,换句话说就是嘴皮子功夫厉害,压根不管是否能落实。还妄图以礼代替法制,没有法治的国家又如何强大稳定?

二是太过维护君权、父权与夫权,尤其是最后一条,将女人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可谓灭绝人性。

好在秦始皇不太喜爱儒家,大秦以法治国,给予了女子较高的权利。

这个时代的女子不被儒家思想束缚,可以种田劳作、服徭役,甚至经商、参军。

婚姻关系近乎与男子平等,丈夫若是与别的女子有染,妻子杀之无罪。婚姻若走到尽头,男子再娶,女子再嫁也属正常。

地位可谓远高于夏商周与后世历朝历代。

但也有不足,比如读书、科举、为官,都不见女子的身影。

而灵桑就是要从这方面努力,是以,一定要纠正扶苏的思想,绝对不能让他再沉迷儒术。

“谨遵师命。”

扶苏只觉得新奇,仙子与别的老师果然都不一样,尤其注重脚踏实地。

灵桑满意地点头,孺子可教也。

且说扶苏在仙宫住下,文武百官也欢欢喜喜回到了咸阳城。

却是没想到,一回来就遭遇晴天霹雳:陛下居然要开什么科举?

待了解清楚科举制度后,不少官员一颗心都凉了半截。

表面上看陛下从民间挑选人才,实际上却意味着对抗世袭制,打压权贵世家。

能入朝为官的都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秦始皇的目的?只可惜现在想反对为时已晚,陛下圣旨已下,绝对不可能再收回,也只能认了。

倒是秦始皇,听闻仙子施展仙术让所有灵植瞬间成熟,当即露出喜色。

如此一来,打造百战之师的计划就可以进行了。

他当即下令将一半灵植运往军营,并亲自前往仙宫,邀请灵桑入军中传授增强力量之法,灵桑自是没有拒绝。

一晃时间又过去半个月,灵植收获已经全部完成,被送入军中的一半也派上用场,挑选出来的十万将士已经食用过三日。

这三日时间,十万将士都出了一身又一身黑色污渍,这些污渍排出来后,只觉得神清气爽,身体都通透了几分。

他们早已听说这是陛下请出山的那位仙子的手笔,因此,不少人都生出敬畏之情,一些人甚至为灵桑提供了信仰力。

这十万将士里,有五分之一都是护卫秦始皇归来的精锐,有一批还跟随秦始皇上过仙山,深知灵桑仙子的厉害。

然而,也有一批无动于衷的,尤其听说陛下还要请这位仙子来教导他们,更是心生反对。

“听说明日陛下和那位仙子就要来军营,别的我也不说什么,这灵植的确不错。但那位仙子想教导咱们,也得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

一名千夫长手握长/枪,浑身肌肉贲张,孔武有力,神色桀骜不驯,显然对灵桑不服气。

“马忠,你想做什么?”

旁边一人登时面色一沉,出生呵斥,乃是统帅马忠等十名千夫长的君侯蔡响。

名叫马忠的千夫长昂首道:“蔡君侯,你问问有多少人不服气?那仙子于我等来说就是个陌生人,未立寸功,也未展露任何实力,这让吾等如何信服?”

当即,另一名千夫长也义正言辞附和道:“没错,吾等为大秦出生入死,大大小小战场上过百十次,可不是朝堂上那群软脚虾,随便一点小伎俩就诚服。”

“哼,吾等好歹灭过六国,砍杀的敌人如过江之鲫。那女子有什么能耐,居然要教导我等?怕是我等上战场之时,她还在吃奶呢。”

“要论教导吾等,也得是蒙恬大将军、王翦大将军几位才有资格。总之在那女子未展露出足够的实力之前,吾等不服。”

有人提出反对,登时引来无数人的附和。

他们没有亲眼看过仙宫降临,更没有看过灵桑展露的种种手段,一切都只存在于听说。

能被挑选到这支军队里的无一不是精锐,各有各的傲气,仅仅一些听说,他们又怎会服气?

眼看有数十名千夫长都站了出来,蔡响深感绝望,不由朝旁边一人求助,乃是这支大军的首领之一:将军李信。

李信也是大秦一位很有名的将军,只不过为人稍微鲁莽了些,无论智谋还是对战争形势的判断都不如蒙恬与王翦。

是以,也不如那二人受重视。

对此,李信一直耿耿于怀,趁着这次陛下打造百战之师,于是毛遂自荐,哪怕担任副手也一定要挤进来。

眼下的情形,也是因他纵容而成,他就是想打压一下蒙恬的威势。

要知道,蒙恬对那位仙子可是推崇备至,敬仰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