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蓉见摊子冷清,凑到连棠跟前, “反正这会也没客人, 咱们去书亭看他们作诗如何?”
连棠心在砚台上,哪都不想去,摇头拒绝。
连蓉怏怏, 又去望沉露,沉露哼了一声,转过身子,连蓉只好踮脚, 朝书亭张望, 在一众人里寻找柳成寅的身影。
陆陆续续有人从书亭出来, 路过连棠的摊子, 问问砚台的价格, 就摇头走了。
忙乎了半晌,一个砚台也没卖出去。
这和想象的不一样啊。
连棠盯着那一牛车的砚台发愁。
花嬷嬷见连棠忙里忙外, 手冻红了都没察觉, 她急忙走过去,把连棠的手踹在她的袖筒里暖着, “看你的手,冷的跟冰碴子似的。”
嬷嬷不提醒她还未觉,这一说, 她才发现两手都冻得没有知觉。
未几,柳成寅交卷出来, 带来一群同窗来买砚台, 小摊一下子热闹起来。
连棠笑盈盈的招呼, 不知什么时候,连蓉也站在她的旁边,用扇子遮面,只留一双杏眼,波光流转。
柳成寅带来的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突见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出现在眼前,自是惊艳了一番。
但细看之下,二人又有不同,一个穿着利落的窄袖袄裙,简单的衣饰压不住明艳的容颜和内蕴的气质,另一个裙摆精致,面魇妍丽,锦扇遮面,单看也是好看的,但对比之下,就显得轻浮,看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
连蓉明显感觉到大家先看到的是她,最后却都围向连棠,气死了。她扭了扭腰肢,倒是引来几个小贩不怀好意的打量。
有人看上一台山水砚,问连棠,“这个多少银子。”
连棠笑嫣嫣道:“这是邢州上好的端砚,只要三百文钱。”
“三百文!”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人默默放下手中的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