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荣心想我爹馋不馋您又不知道,他那么多应酬,怕是宴席上就够吃吃喝喝了,不过嘴上还是乖顺地应了声是,将装满粽子的簸箩浸到清水里,一面琢磨着待会儿先吃哪种为好,她倒是不挑甜咸口,白糖粽蜜枣粽鲜肉粽火腿粽都来者不拒,不过要论心头好那还得是咸蛋黄馅的。
她特意在蛋黄的上面做了标记呢。
薛氏又发话了,“晌午你把这些带进宫去罢,太后娘娘照拂你良多,让她尝尝鲜也是应该的。”
当然太后娘娘年老胃口不好,下剩的,随便几个宫分一分,也算帮女儿攒点人情。
锦荣却不解母亲良苦用心,委屈道:“啊?都送过去啊?”
真是一遇吃食就小气,薛氏没好气道:“放心,你那份我另外留着呢。”
顾锦荣这才高高兴兴答应下来。
到了慈庆殿,孰知太后娘娘竟也在率领宫人们包粽子,叫顾锦荣觉得自己干了件蠢事,也是,宫里再怎么与民间不同,节还是得照过的。
眼看她满脸懊丧模样,太后笑眯眯地道:“锦荣过来,你也沾沾福气。”
原来太后这里又与别处不同,是特别为端阳而制的福粽,早上清虚观的道长刚送了开过光的符纸来,太后就命人将符纸烧成灰,混入到碱水里,据说用这个煮的粽子能延年益寿、百毒不侵。
虽说清虚观的东西多半也是干净的,可顾锦荣看着那黑乎乎的符水总归有些膈应,便推说在家中吃饱了,实在没有胃口容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