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娘:没错,就是指贾府。

“衣这方面,规定的是不是太细致?”林如海觉得女人就爱扣小细节,对衣服的爱真是到骨子里了。

言娘鄙视他,这都不懂。

自己看小说电视剧,可是有很多情节,借相同的衣服东西什么的陷害女主,女主当时有口难辩,差点儿被冤枉呢。

最后还不是靠女主光环才脱险。

“这样能保证衣服的来源去路都明了,预防有人干坏事后的栽赃陷害,便于调查。”

“哦。”原来如此。

看来女人关注细节,有时候还很有用。林如海立马顺风转舵。

后面林老爷又问了几个问题,言娘都一一作答了。

“你忘记府外的管事了。”看完后,林如海冷静的提醒。

“庄子铺子也在我的管理范围吗?”言娘不解的问道。

林如海心里想,原本是不在的。

言娘以前没有管理这么大府邸的经验,也没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所以自己原本没准备把外面的事儿交给她。

反正林管家管了几年了,自己也看过账本,接着这样管也不是不行。

不过,现在林如海看到言娘的管理方法写的条理清晰,考虑全面。

还是以前交给言娘管吧。

毕竟能者多劳。

若不出意外,这些东西将来都是阿寿和他未来兄弟的。

“是的。”于是林如海面不改色大的回答道。

“那我要想想外面的管事儿怎么管。”

言娘思考,写一段,停下来继续思考。

林如海在旁边悠闲的喝着茶水。

生活惬意啊!

庄子

佃民的租子按林家一直以来的租子比例交,庄子管事不得私自增加。

监督部门会不定期进行巡视,可能是明着来,也可能是暗地里。

一旦出现不轨行为,那就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毕竟林家家法不是摆设。

天灾造成的歉收,只要有相关切实证据,情有可原。

正常情况下,在保证现有收成情况下,只要和主子汇报后,可以找有经验的老农,就能自行实验新作物。

如若实验成功,奖励丰厚。

可在允许范围内答应其一个要求。

言娘鼓励创新,不说出个袁隆平爷爷,能增产或者发现新的耕种方法,都是好的。

言娘觉得,自己能和他们商讨一下嫁接,杂交的技术问题。

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促进时代的进步。

达则兼济天下!

原来我还有这么大的理想啊。

言娘恍然。

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以后要走的路。现在先把眼前的事儿做好。

铺子

收益不行的铺子,监督部门介入调查,看是需要更换经营方式,还是更换管事儿。

收益不错的铺子,在保持现有收益的情况下,增加的纯利润的10%拿出来当奖励,管事儿占5%,余下的人按劳分配剩下的。

当然,如果是下面的人出的点子,就另外给予此人至少100两的奖励,贡献越大,奖励越高。

这样子既不怕管事儿打压侵占下面人得成果,又鼓励了工作的积极性。

言娘写完看了看,觉得自己暂时没有什么想法了,交给旁边惬意的。差点儿跷二郎腿的林老爷看。

林老爷先让房间的人都出去。

幸好林老爷有先见之明,怕言娘有什么惊世骇俗之语,先让人出去了。

果然,林老爷被言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震惊了。

“言娘,你为什么对实验新作物这么看着,甚至提出`答应一个要求`这么大的恩典?”林如海严肃的问道。

“咱们国家绝大部分老百姓是农耕为生。”言娘眨眨眼睛:“从史书上知道,朝代建立后,国家稳定,人口滋生。原本田地的产出够一个家庭糊口,但随着家里人口越来越多,老百姓即使再努力,还是会饿肚子。而权贵世家人口也在增多,土地兼并日渐严重,老百姓手里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后面的你都知道了吧?不用我说了吧?”言娘挑眉问林老爷。

是啊,皇朝末年,官逼民反,又是人口重新洗牌的战争。

“所以,我想着,要是有限的土地,能种出更多的粮食,是不是···就会来晚些?”

言娘烦恼耸肩,“听说广东这边好多人下南洋,那边没有国家,食物丰饶,为什么不纳入大清版图呢?那样就可以迁移百姓过去了。”

林如海缓缓向后躺倒,思考着。

这位未来的三朝帝王心腹,被自家儿子娘打开思路,为什么不呢?

言娘不知道这番谈话影响深远。

让林老爷不在把眼光拘泥于国内,而是开始有放眼大清之外的想法。

所以他之后没阻止她派人出海,组织船队。

还加派人手跟着一起去,收集外界的相关信息。

言娘静静的陪着闭目思考的林老爷,想着自己也没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啊?

然后就开始吃点心了。

脑子转了半天,有些饿了。

最后林老爷拿走这些管家条例,说是让幕僚们帮忙多抄写几份,然后发下去。

言娘举双手赞同。一遍都写得自己手腕儿疼,现在有人抄,更好。

林老爷宠溺的看着她没心没肺的样子,无奈摇头,以后自己多护着呗,能怎么办呢?!

言娘和林如海讨论前面这些条例的时候,没让伺候的人下去,也没禁止他们说出去。

所以大家知道后,都很兴奋,对言娘推行的新式管家方法,没有抵制。

开头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时间长了,发现还不错。

不用花那么多长时间和人扯皮,事情很容易的办了,待遇也没减少,而且有上进空间。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等幕僚们看过言娘的管家条例,对林如海说:姨娘胸有丘壑,堪为老爷贤内助!

林如海微笑:君子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