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娘也说不出话来,银子的购买力可不容小觑。
风调雨顺的年景,孙家这么多壮劳力,田地收入,家养的两头肥猪,加上农闲时打零工,一家人一年才勉强10两。
“先把治风寒的5服药开了吧。大郎跟大夫去医馆拿药。”大伯出声打破寂静。
大夫又留了几枚降温的药丸,嘱咐大人最少隔3个时辰才能再喂一次,这个药是紧急降温的,不能多吃。
言娘看到孙母给大哥塞银子,偷偷问母亲5付药多少钱。
孙母说3两。其中2两是药钱,1两是大夫的出诊费。
好贵!
孙母让言娘休息,她还在坐月子,已经熬了大半夜。然后自己带着三娃去了东边卧室。
言娘躺在床上,睡不着,要怎么挣钱?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穷人都生不起病啊。现代还有医保报销一部分呢。
古代,呵呵!
孙家的全部家当都不够一年的药钱。
自己也不可能逼孙家倾全家之力给孩子治病。
孙家也不可能这样做。
自己可是答应要养大三个孩子的,啊啊啊可是好难啊。
言娘想抓头发。
手才碰到头发就停下来了,以前知道产后会掉头发,但不知道会掉这么多,一抓一把,感觉好像小动物皮毛换季。
怎么挣到钱啊?
玻璃水泥,自己虽然是理科生,但大学毕业都几年了,化学知识都还给老师了,一时还想不起来具体办法。
言娘绞尽脑汁儿的想方法。
那吃食?蛋糕?没奶;小龙虾,这个时代还没从美洲大陆入侵到中国的吧;糖葫芦豌豆黄倒是可以试一试。
不过小吃食儿,利润微薄,啥时候能挣够药钱?
言娘绝望。
不过,也不能坐以待毙,言娘准备明天先试一试能不能整出豌豆黄,记得这个做法好简单。